分享

西域丢了1000年,为啥还能回到中国,太不容易了?

 激扬文字 2025-04-29
西域,是对中国新疆和中亚等地的总称,因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而得名,其在强汉盛唐期间都属于中国版图,然在唐朝后期由于中原政权的式微,以及自然生态的变迁等诸多因素,西域脱离了中国,直至清朝重新收复西域,期间隔了差不多1000年
图片
若以唐朝彻底失去西域的808年(龟兹城陷落)至清朝初步收复的1757年计算,间隔949年;若算至左宗棠彻底收复的1878年,则间隔1070年。
中国历代王朝的版图中,隔了一千年还能回归的大块区域除了西域别无他处,直觉告诉我们,这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地缘历史因素。
中原王朝必须、且可以经略西域?
西域地处亚洲腹地,西域距离古代中国核心地带(黄河中下游)达到了2000公里,远远超过了华夏文明的自然辐射范围,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来自中原北部的游牧民族呈现了有趣的扩张方式,让中原倍感压力。
游牧部落一方面向南劫掠,一方面向西控制西域,庞大的游牧帝国得以建立,匈奴之于秦汉,突厥之于隋唐皆是如此。
这道题非常难解,然后地理给了中原王朝一个解法,游牧可以控制西域,中原是否可以?
图片
亚洲东部其实分布着世界上最长的东西山脉大别山-桐柏山-秦岭-六盘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从中国东部腹地一直延伸到中亚。
从秦岭南北的南阳盆地和关中平原开始,沿着六盘山周围的渭河、泾河上游谷地,翻越黄河,进入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直抵西域,那里天山、昆仑山融水滋养着大片绿洲农业。
当中国实现大一统之后,就可以凭借核心区的财税基础,供给远征军沿着这些东西山脉的河谷和绿洲(即能补给又能延续秩序),深入内亚,秦汉至隋唐西域能被纳入中国千年,这些横向山脉功不可没,祁连山/河西走廊是关键胜负手。
为啥又失去千年还能回来?
唐末至两宋,东亚发生了大规模的地缘变革:① 西北的游牧部落在中原和吐蕃的双重压制下,逐步衰落;② 气候变迁,加剧连接昆仑山和祁连山,但更低矮的阿尔金山北麓的绿洲退化;③ 西北游牧的衰落,客观上让东北游牧/渔猎族群开始崛起;④ 中国人口开始迈向1亿大关,内部治理成本快速上升……
图片
北宋版图及东北、西北形势(图/百科)
这一系列因素,让中原王朝的国防压力开始转向东北,西域脱离中原控制。
随着上述的几个趋势持续加剧,五代至两宋,哪怕是元明,都无法控制西域,在元朝之后,西域形成了北佛南穆的宗教格局,明朝走出和河西走廊,再无法更进一步。
直至东北满清入关,中国以多元的帝国结构(游牧+渔猎+农耕)进入了极致的封建社会。当内部安定之后,以超2亿人口的农耕基本盘,没有了北部、东北的国防压力,其战争潜力被激发,可维持十几万常被远征军补给。
所以当西域出现威胁东亚帝国统治的政权(准格尔汗国)时,清朝毫不犹豫的开始了重夺西域的百年战争,江南的财税、全国的兵丁、蒙古的战马,一批批被投放至几千公里之外,直接摧毁了亚欧大陆上当时最强大的游牧政权。
图片
清灭准格尔战争(图/北斗维斟)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乾隆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因“故土新归”之意,距龟兹城陷落近千年。
清末,西域/新疆被沙俄强占大量土地,但在国家危亡之际,中国的有识之士,依然死守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