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半身14块重要肌肉激痛点及症状总结

 顺势而为frfi8r 2025-04-29

一、臀部肌群激痛点图谱

1.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 激痛点位置:骶骨旁2cm处、坐骨结节外上象限;

  • 牵涉痛模式:骶髂关节放射痛,可沿坐骨神经走向延伸;

  • 临床特征:久坐起身时突发刺痛,髋关节外旋受限。

图片

2. 臀中肌(Gluteus Medius)

  • 激痛点位置:髂嵴中点垂直线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交点;

  • 牵涉痛模式:向同侧腰椎(L4-L5)区域投射,同侧臀部疼痛;

  • 临床特征:单腿站立时骨盆稳定性下降,出现Trendelenburg步态。

    图片

3. 梨状肌(Piriformis)

  • 激痛点位置:骶骨外侧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外及中内1/3处;

  • 牵涉痛模式:典型坐骨神经卡压症状(臀部至腘窝放射性疼痛);

  • 临床特征:FAIR试验阳性(屈髋内收内旋诱发疼痛)。

    图片


二、大腿肌群关键激痛点

4. 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

  • 激痛点分布:

    • 股直肌:髂前上棘与髌骨上极连线中段;

    • 股外侧肌:大转子与髌骨外侧连线中点;

  • 牵涉痛模式:膝关节前侧钝痛,上下楼梯疼痛加重。

图片

5. 腘绳肌(Hamstrings)

  • 激痛点位置:

    • 股二头肌长头:坐骨结节外侧3指宽处

    • 半腱肌:坐骨结节内侧2cm向下5cm

  • 牵涉痛模式:臀部深部痛向腘窝放射

图片

6. 内收肌群(Adductors)

  • 激痛点位置:耻骨结节与股骨内上髁连线中上1/3;

  • 牵涉痛模式:腹股沟区刺痛,髋内收抗阻试验阳性。

    图片

7. 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Latae)

  • 激痛点位置:髂前上棘后外侧2指宽处;

  • 牵涉痛模式:大腿外侧烧灼感(易误诊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

    图片


三、小腿激痛点解析

8. 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

  • 激痛点位置:胫骨外侧髁下5cm处;

  • 牵涉痛模式:足背第一跖趾关节区域疼痛。

图片

9. 腓肠肌(Gastrocnemius)

  • 激痛点位置:

    • 内侧头:腘窝皱褶下3横指;

    • 外侧头:腓骨头近端4cm。

图片

10. 比目鱼肌(Soleus)

  • 激痛点位置:跟腱附着点上方掌宽区域;

  • 特殊症状:引发跟痛症及踝背屈受限。

图片

11. 趾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 Longus)

  • 激痛点位置:胫骨内侧中下1/3交界处;

  • 典型表现:夜间足底抽筋,行走时足弓酸胀。

图片

12. 拇长伸肌(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 激痛点位置:踝关节背侧伸肌支持带深面;

  • 症状特征:大脚趾背屈无力,步态推进期疼痛。

图片

13. 腓骨长短肌(Peroneus Longus & Brevis)

  • 激痛点位置:腓骨头远端5cm肌腹处;

  • 牵涉痛模式:外踝下方放射性刺痛。

图片

14.胫骨后肌

  • 激痛点位置:小腿后侧中上1/3;

  • 典型症状:小腿后侧疼痛、足底疼痛、跟腱痛。

    图片


四、临床处理原则

  1. 精准评估:结合激痛点定位、牵涉痛模式及肌肉短缩测试(如:Ober试验检测阔筋膜张肌)

  2. 阶梯治疗

    • Ⅰ级干预:缺血性按压(维持压力90秒)

    • Ⅱ级干预:干针治疗配合牵张训练语


掌握下半身肌筋膜激痛点的精确解剖定位,可提升70%以上非特异性下肢疼痛的诊疗效率。建议临床工作者结合表面肌电图和弹性超声技术实现精准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