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国奠基:从部落联盟到帝国初立(一)统一女真:在压迫中崛起的草原雄主![]() 12 世纪初,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尚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却饱受辽朝的残酷压迫。辽帝不仅索取大量特产,还在边境肆意侵扰,“打女真” 的掠夺行径更是让女真民众苦不堪言,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1113 年,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部落联盟长,这位自幼力大无穷、精于骑射的首领,目睹辽朝的腐败与族人的苦难,决心带领女真摆脱辽的统治。1114 年,完颜阿骨打率 2500 女真勇士在来流水畔誓师,正式起兵反辽。首战宁江州,他身先士卒,射杀辽军大将耶律谢十,以少胜多,大破辽军,初露锋芒。此役后,女真军士气大振,兵力扩充至 3700 人 。 同年,辽天祚帝派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统兵七千进攻女真,集结于鸭子河北。面对数倍于己的辽军,完颜阿骨打毫无惧色。他利用女真人笃信的萨满教梦卜之说鼓舞军心,趁大风骤起、尘埃蔽天之际,亲率三千七百甲士迎敌,在出河店与辽军展开激战。女真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大败辽兵,追辽军于斡论泺,斩俘辽兵无数,缴获车马、武器、珍玩不计其数。出河店大捷,成为女真崛起的关键转折点,此后,女真军乘胜追击,相继攻占宾州、祥州、咸州等地,势力迅速壮大,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为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二)称帝建国:开创大金王朝的新纪元1115 年正月初一,是女真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完颜阿骨打在群臣的拥戴下,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称帝,国号大金,建元 “收国” 。他定都于此,确立了金朝的政治中心,从此,一个崭新的王朝在东北大地崛起,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为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结束女真族无文字的历史,完颜阿骨打下令创制女真大字。他任命完颜希尹等人,以汉字为基础,结合女真语音和习俗,历经数年努力,终于成功创制出女真大字,并于 1119 年正式颁行。女真文字的诞生,不仅促进了女真族内部的交流与文化传承,也为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标志着女真族在文化上走向独立。 (三)开疆拓土:灭大渤海国稳固辽东统治1116 年,渤海遗裔高永昌在辽国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发动叛乱,建立大渤海国,妄图割据辽东。高永昌利用辽国对渤海人的压迫以及当地民众对辽统治的不满,迅速聚集起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辽东大片土地,严重威胁到金朝的侧翼安全 。 完颜阿骨打深知,若不及时消灭高永昌,大渤海国很可能与辽国联合,对新生的金朝形成夹击之势。于是,他果断出兵,派大将斡鲁统领大军征讨。斡鲁率领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出击。金军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战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战场上势如破竹。高永昌的军队虽有一定实力,但在金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便陷入了困境。双方在辽阳一带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经过多次激战,金军成功击败高永昌,灭大渤海国 。 这场胜利意义重大,金朝不仅控制了辽东地区,进一步扩大了疆域,还消除了潜在的威胁,稳固了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同时,金朝收编了大量渤海降军,补充了自身的军事力量,为后续的军事扩张和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制度创新:构建女真特色的治国体系(一)勃极烈制度:贵族合议下的军政革新![]() 在成功建国并稳固统治根基后,完颜阿骨打深知,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 。然而,金朝初期,疆域迅速扩张,民族成分复杂,如何在保留女真传统的同时,建立起高效的统治秩序,成为摆在完颜阿骨打面前的一道难题 。 为适应建国后的统治需求,完颜阿骨打推行 “勃极烈制度”。“勃极烈” 在女真语中意为 “治理众人”,这一制度实际上是将女真传统的部落联盟议事会进行改造,形成以皇帝为核心,由谙班勃极烈、国论勃极烈等组成的贵族合议机构,共同执掌国政 。 其中,谙班勃极烈地位最为尊贵,通常由皇帝的弟弟或其他近亲担任,被视为皇位继承人,不仅辅佐皇帝处理国政,在皇帝出征时还肩负监国重任,如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在金太祖时期就担任谙班勃极烈,为金朝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论勃极烈相当于宰相,总领政务,全面统筹国家的行政事务,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角色 。阿买勃极烈负责管理城邑事务,对地方城邑的建设、治理和发展进行规划与管理,保障地方的稳定与繁荣 。乙室勃极烈则专门处理外交事宜,负责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交往,维护金朝的对外关系和利益 。 这种贵族合议制,既保留了女真传统部落联盟的特点,又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军政管理体系 。它充分发挥了女真贵族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在国家治理中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决策重大事务 。同时,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勃极烈各司其职,确保了国家政务的高效运转 。在勃极烈制度下,金朝初期的政治局势保持了相对稳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 (二)文化独立:女真文字的创制与推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刚刚建立的金朝来说,拥有自己的文字,是实现民族文化独立的关键一步 。深知文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完颜阿骨打于建国当年便下令创制女真文字 。他命完颜希尹等人以汉字和契丹字为基础,结合女真语言特点,创造出女真大字 。 完颜希尹等人深入研究女真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结构,巧妙地借鉴汉字和契丹字的笔画、部首和构字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创制出女真大字 。女真大字笔画简洁,结构独特,既适应了女真语言的表达需求,又便于书写和记忆 。 1119 年,女真大字正式颁布,这在女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字颁布后,金朝在官方文书、文化教育等方面广泛使用 。朝廷的诏令、公文、法律条文等都开始使用女真文字书写,确保政令能够准确传达给广大女真民众 。同时,金朝设立学校,教授女真文字,培养了一批批掌握女真文字的人才,为女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 女真文字的创制与推广,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 。它使女真族能够更加准确地记录自己的历史、文化、习俗和传统,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代代相传 。同时,女真文字的使用也促进了女真族内部的交流与团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女真文字成为展示女真族独特文化的重要标志,提升了女真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 三、军事扩张:横扫北疆与战略联盟的建立(一)攻陷辽上京:吹响灭辽的冲锋号角![]() 1120 年,完颜阿骨打亲自率领金军,气势汹汹地向辽朝上京临潢府进发。上京临潢府作为辽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辽国的核心堡垒 。 完颜阿骨打深知此次战役的艰巨性,但他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信心。女真勇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历经多次战斗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个个勇猛善战,士气高昂 。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完颜阿骨打精心筹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他仔细研究了上京临潢府的地形和辽国的军事部署,了解到辽军在上京周边设置了重重防线,试图阻挡金军的进攻 。然而,完颜阿骨打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决定采取奇袭战术,避开辽军的正面防线,从侧翼发动突然袭击 。 战斗打响后,金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迅速突破了辽军的防线,冲入城中。辽军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在金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了混乱 。完颜阿骨打身先士卒,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锋陷阵,鼓舞着金军的士气 。在他的带领下,金军势如破竹,迅速攻占了上京临潢府的各个要点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辽军终于抵挡不住金军的攻势,纷纷溃败 。 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削弱了辽国的统治根基,也让金朝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后,金朝乘胜追击,不断扩大战果,辽国的领土逐渐被金朝蚕食 。上京临潢府的陷落,成为了辽国走向灭亡的重要转折点,也为金朝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海上之盟:与北宋的战略合作看到辽国在金军的打击下大势已去,北宋朝廷认为这是一个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绝佳机会 。燕云十六州,这片位于中原北方的战略要地,自后晋时期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后,一直是北宋历代皇帝心中的痛 。如今,金朝的崛起让北宋看到了收复失地的希望 。于是,北宋主动向金朝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借助金朝的力量,实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 。 1120 年,北宋与金朝经过多次谈判,最终签订了 “海上之盟” 。盟约约定,金攻辽中京、西京,宋攻辽燕京,灭辽后燕云地区归宋,北宋将原给辽的岁币转纳于金 。这一盟约的签订,标志着宋金两国正式形成夹攻辽国的战略联盟 。对于北宋来说,“海上之盟” 是一次收复失地的尝试,他们希望通过与金朝的合作,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而对于金朝来说,与北宋结盟可以分散辽国的兵力,减轻自身的压力,同时还能获得北宋的岁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 “海上之盟” 的签订,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宋辽之间长期以来的和平局面,也让金朝得以迅速扩张势力 。然而,这一盟约也为后来的宋金战争埋下了隐患 。北宋在与金朝的合作中,逐渐暴露出自身军事力量的薄弱,这让金朝对北宋的实力产生了轻视 。而北宋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过程中,也未能完全履行盟约中的承诺,这引起了金朝的不满 。最终,宋金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导致了后来的战争 。 (三)连克重镇:辽王朝的分崩离析1122 年,完颜阿骨打指挥金军继续南下,向辽国的中京和西京发起了猛烈进攻 。此时的辽国,在金军的连续打击下,已经元气大伤,军队士气低落,内部矛盾重重 。面对金军的进攻,辽军虽进行了抵抗,但已无力抵挡金军的强大攻势 。 在攻打辽中京时,金军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迅速突破了辽军的防线 。辽军在金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中京很快被金军攻陷 。随后,金军乘胜西进,直逼西京 。西京的辽军在得知中京失陷后,军心大乱,无心恋战 。金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西京 。 辽天祚帝在得知中京和西京失陷后,惊恐万分,被迫西逃 。他率领着残兵败将,一路逃亡,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金军的追击 。然而,天祚帝的逃亡之路并不顺利,他不断遭到金军的追击和拦截 。在逃亡过程中,天祚帝的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终,他只剩下了少数亲信跟随 。 在辽天祚帝西逃的同时,耶律淳在燕京被拥立为帝,建立北辽 。耶律淳试图凭借燕京的坚固城防和辽军的残余力量,抵抗金军的进攻 。然而,北辽的实力太过薄弱,无法与强大的金军抗衡 。在金军的进攻下,北辽的防线逐渐被突破,燕京最终被金军攻占 。 随着中京、西京和燕京的相继失陷,辽国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境地 。金朝在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使其疆域不断扩大,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之一 。这些胜利也为后续灭辽和南下攻宋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此后,金朝继续向辽国的残余势力发起进攻,最终在 1125 年将辽天祚帝俘虏,辽国正式灭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