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筋穴 【穴性】通督醒脑、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定位】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即太溪穴与昆仑穴包围的跟腱中央。距足底三寸五分是穴。趴卧针之尤佳。 【主治】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脑骨胀大、脑积水。胃痉挛痛、脚抽筋、月经痛。 【操作】针透过筋抵骨,效力尤佳,体壮可坐姿扎,体弱者应侧卧扎。 2.正宗穴 【定位及取穴】在正筋穴上二寸。 【主治】同正筋穴。 3.正士穴 【穴名】此系正筋、正宗穴之延伸,故以正名之,士亦同天士、人士。 【定位及取穴】在正宗穴上二寸,正筋穴上四寸处。 【主治】肩背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三正穴组临床应用解析】 1.正筋正宗全息对应颈部,治疗颈部病效果好,针入跟腱,以筋治筋,又膀胱经行经颈项,以此二穴治疗颈项强硬或疼痛,效果极佳。还可治疗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 2.闪腰岔气较重者可在委中点刺放血后加针正筋、正宗两穴,尤能助其速愈。 3.本穴组有疏通脑部气血和脊椎气血作用,可兴奋脊髓,恢复大脑功能。配上瘤穴治脑病。除治脑骨胀大、脑积水外,尚治脑瘤、脑震荡(夹脊入脑)此穴组与督脉有关,可增加身体的阳气,对脊椎或颈椎病兼有阳气不足身体不温者配用本穴组,病人大多反应身体加温并舒适。 4.治脑震荡、颅脑外伤后遗症:配火散区刺血、足三重、上瘤穴,脚三火效果好。 5.以筋治筋尚能治抽筋之病,还能治胃痉挛痛、脚抽筋。 6.治月经痛,经痛多为痉挛痛,膀胱经通至子宫,以正士博球为主。 7.董公以此穴消耳后肉瘤。还可用此穴配三叉三治富贵包。 8.本穴组治疗脊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足太阳膀胱经走向的坐骨神经痛有效。 9.正士常与博球倒马并用治背痛极有效,三正穴也可成大倒马,加强治疗颈、腰脊痛有特效。 10.正筋正宗正士对小儿麻痹后遗症(马蹄足)疗效确切而迅速,针尖应向下肢方向为佳。 11.此三穴作用于经筋,针刺的时候刺透跟腱,容易引起麻胀不适或晕针,建议俯卧体位扎针。 12.对于一些脑损伤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这类病人多伴有手术引起的局部水肿、二便失禁等情况,用正筋正宗能有效缩短病程,如结合门金、腑肠穴通阳明之腑、手解来通心脑府室之路,效果更好。 13.本组穴是董氏针灸中以筋治筋的典型代表,在治疗时必须配用动气针法方能达到最佳之效。本穴组功效强大,以疏通脑部和脊椎部气血为要,凡是脑部及脊椎气血不通者就是本组穴所用之适应症。是临床极常用之要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