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存秦汉 • 汉古封泥(高清大图)

 海涛书屋 2025-04-29
'封泥'为秦汉时期在文书或物品拆封处,
用印章拓在泥上留下封泥固定,防私拆保安全。
在古代为通信的保密发挥了作用。
▽▽▽
'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用一小团小泥丸就可把函谷关封闭住,
后遂以'封泥'喻据守雄关。
▽▽▽
唐太宗《入潼关》诗:
'弃襦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魏晋后,纸帛盛行,封泥之制渐废。
▽▽▽
吴昌硕在《聋缶》一印的边款中曰:
'力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
学封泥者宜守此二语。'
又说'方劲处兼圆转,古封泥时或见之'。
▽▽▽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
是古代用印的遗迹
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
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
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
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
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古封泥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封泥的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如《周礼》、《左传》中关于“玺之”、“玺书”等几处记载。但它的实物发现是近二百年的事。清道光二年1822年,四川农民挖山药时发现一批封泥,约百余。其中若干为当时著名学者龚自珍所得。吴荣光也得到6枚,1842年,他将其摹入《筠清馆金石》中,这是对封泥的最早著录。但时人并不明其用,误以为“汉世印范子”。后刘喜海根据《后汉书·百官志》守宫令下本注“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最早为封泥正名,并于咸丰二年1852年《长安获古编》摹入西安所得“东郡太守章”、“同心国丞”等封泥30枚。对封泥使用的系统透彻研究始于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简牍检署考》。1913年,他帮助罗振玉辑成《齐鲁封泥集存》,对封泥的功用及价值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从此对封泥的编订与考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