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鸟虫篆印篆法解析

 青木森森 2025-04-29

鸟虫篆印的特色首先表现在其篆法上,美术化、装饰意味是其重要特征。动物纹饰具象化的一类,多以线条的形状来表现它;动物纹饰抽象化的一类,则主要以线条的方向与排叠来表现它,二者手法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以时间为顺序,对鸟虫篆印的篆法进行分析。

战国鸟虫篆印的篆法结构与当时的古玺文字并无二致,其装饰手法已分出具象、抽象两类,但都相对简单。

1.具象型

战国鸟虫篆印具象型的装饰纹饰大体上只有鸟头形一种,但造型手法各不相同。

图片

“公孙偃”(图54)、“□生恭”(图55)是以某个笔画作鸟头状,.其中眼睛镂空显示,非常传神。这也是后世鸟虫篆印鸟头纹饰常用的技法。战国鸟虫篆印的纹饰处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与突然性。既没有什么位置上的规律,也没有鸟身体等其他交待,表现出初创的原始特征。

还有些鸟头形装饰不表现眼睛,只以鸟头部轮廓来表现,如“肖留”(图56)、“公孙张”(图57),前者的形象具象化程度高;后者则只是略有其意,如不仔细看,就可能忽略其“张”字“长”部的鸟头形态。“乔信玺”(图58)中“乔”字首笔作鸟头形,“长山”(图59)中“长”下作鸟形。这是古玺中罕见的两方白文鸟虫篆古玺。

图片

鸟虫篆古玺中有个别作品注意到了对身体的刻画。如“长寞”(图5)、“长山”(图59)、“肖留”(图56)中就有所表现。这昭示了在鸟虫篆印的初创期,人们就有将其纹饰尽量刻画丰满的欲望。这无疑为后来鸟虫篆印具象一派开了先河。

2.抽象型

鸟虫篆古玺的抽象型,是指说不清纹饰具体形象的作品。比如“畋弃”(图60)、“王阵”(图61)就属此类。这些作品中没有任何动物形象纹饰,但其粗笔处理分明在追求一种类于鸟虫篆印的奇诡别致的艺术效果,手法也有相似之处,因而我们将其列为鸟虫篆印给予评述。像“王阵”的粗笔,或许有其特殊的来源或含义,有待进一步考证。从“□张”(图62)这样的作品来看,粗笔和鸟虫篆是有紧密联系的。古玺文字的象形余绪较多,但从感觉上我们还是可以分清其趣味倾向。还有一些战国玺模核两可,如“王宜”(图63),我们也将之归为此类。

图片

鸟虫篆古玺中的抽象一类,未必作者就是追求这种效果。而很可能是刻画不精,或是有其他原因。但不管怎么说,它开创了鸟虫篆印章的一个纹饰类型——虽然它和后世特别是汉印的抽象形纹饰有着很大的差别。

古玺中的鸟虫篆印,目前所见只有近二十方,弥足珍贵。如果从技法学习的角度上看,它们的篆法较为原始,手法简单,未必有多少可汲取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从鸟虫篆印的发展史中去考察,就不是这样了。在本书的绪论中,我们谈及春秋战国鸟虫篆金文的两种类型,并指出鸟虫篆古玺的构形充分考虑了玺印的特点,汲取二者之长,不旁加笔画,为鸟虫篆印的篆法确立了千古不易的楷则。它之所以成为楷则,是因为它合理,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区区十几方鸟虫篆古玺的篆法,已具备了具象、抽象两种类型,其美术、装饰趣味也展现无遗。这都是鸟虫篆印最重要的特征,至今不变。鸟虫篆古玺虽是鸟虫篆印的滥觞,但在篆法上是具有标尺意义的。

由于鸟虫篆文字的高峰期和玺印的繁荣期有一定的时间差距,鸟虫篆印初期的发展较为仓促。古玺大量普及时,鸟虫篆文字已在其他形式中趋于绝迹;而鸟虫篆古玺产生不久,又因秦统一六国,文字、玺印制度的改变而宣告结束。因此,鸟虫篆古玺是一个没有充分发展的玺印品种。我们在感叹从其身上可以学到的具体技法不多的同时,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鸟古篆古玺可开掘的空间有多么宽广!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