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启读《颜氏家训.名实篇》 ![]() ![]() ![]() 韩国总统尹锡悦因贪腐丑闻被捕的消息引发全球哗然,他也成为该国宪政史上首位在任期间被逮捕的总统。 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的严子涵,因学术造假被退学的消息同样震动国内外学界。 ![]() 近几年来,从高官到名流,再到普通百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案例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用1400年前的颜之推的话说就是:“今不修身而求个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也就是,没有那金刚钻,却偏要揽瓷器活,德与才、名与实不配位被反噬了。 ![]() ![]() 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颜之推认为,名与实,就像物体与影子。身正不怕影子斜,有什么样的形,就会投下与之相似的影子。这是有形的“形”和“影”; 对于人来说,还有无形的“形”和“影”,那就是德艺和名声。道德、才艺是“形”,德高望重、才博艺精就好比是容色姝丽,就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名声,否则,就像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是人! 尹锡悦虽然是以“清廉改革”的形象赢得选举,但是他任内却卷入了贪腐丑闻,甚至动用警卫阻挠逮捕。 同样道理,毕业于浙江大学的严子涵,虽然曾获得过竺可桢奖学金,并以“天才少女”的形象活跃于学术圈,但是他在课程作业中使用AI工具数据造假,最终被国外名校退学导致身败名裂。 这些“厚貌深奸”的行径,正是颜之推笔下“窃名者”的典型:表面廉洁、多才,实则“干浮华之虚称”。最终,伪装的崩塌印证了“巧伪不如拙诚”的警示。 ![]() ![]() 颜之推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祜,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于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颜之推所谓的“上士”,应该是《周易、乾卦》所谓的“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他们淡泊名利,“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求名,却备受世人崇拜景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就属于这类人。 所谓的“中士”,应该就是勤勤恳恳的劳动者,修身慎行,勤劳朴实,也会在社会上留下好口碑; 那些“下士”,就是那些德不配位、爬上神坛、最终又从神坛上跌下来的那些人。他们或许可以风光一时,但最终难逃身败名残裂、遗臭万年的命运。 ![]() 真正的名声,从来不是刻意求取来的,而是德行与能力的自然投射。 德艺不修,虚名何存? ![]() 这句话恰似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在这个流量至上、人设横行的时代,唯有以德行、艺能为基石,方能在岁月的镜鉴中留下真实而美好的身影。正如《颜氏家训》所言:"上士忘名,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祜。" 这或许才是家庭教育最该传承的千年智慧。 ![]() ![]() ![]() ![]() 蛇 行 千 里 ![]() ![]() ![]() “V”习惯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一以贯之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每天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 ![]() ![]()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