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针灸逢源》——胃痛治疗方:降逆和胃方! 《针灸逢源》——胃痛治疗方:降逆和胃方! 【处方】内关、膈俞、胃俞、商丘内关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在前臂掌侧,当曲池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掌侧骨间神经,以及前臂正中动、静脉和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 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呃逆,健忘,失眠,胸胁痛,癫狂,痫症,疟疾,肘臂疼痛,以及休克,心绞痛,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八会穴之血会。在背中,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咳血、吐血、贫血、脊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胃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外侧支,并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胃脘痛,胸胁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鼓胀,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斜刺0.3-0.5寸。 ![]()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经(金)穴。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跗内侧动脉及大隐静脉。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黄疸,便秘,足踝疼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 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为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宽胸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隔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八会穴的血会,具有活血通经,行气降逆的作用。胃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胃经的背俞穴,具有和胃止痛的作用。商丘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的经穴,具有健运脾胃的作用。四穴合用,共奏行气降逆,和胃止痛之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