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本是道”说:看似高妙,实为毒药,几点显著危害应注意

 思明居士 2025-04-30
“佛本是道”说:看似高妙,实为毒药,几点显著危害应注意

网络仙侠奇幻小说

“佛本是道”的说法,最早应该是流行于宋元时期,善于吸收融合的全真教是始作俑者。本土道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深受佛教影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宋元时期开始,三教合一的说法开始抬头,在这种潮流背景下,“佛本是道”的说法逐渐流行开来,受其影响至今,仍有市场。

佛教于两汉之际,从民间坊传方式走了出来,被官方正式接纳承认。发展到隋唐时期,形成了众多极具中国特色的宗派,进入了鼎盛时代。二者虽有劝人向善的小同,但义理方法上有着本质区别。以前的文章中有过这方面的说明,故此不再赘叙。今只对“佛本是道”观点带来的害处影响,做一简要总结。

“佛本是道”说:看似高妙,实为毒药,几点显著危害应注意

事实上,佛教和道教有着各自独特的教义和理论,不同的信仰体系,各自悬殊的修行方式。“佛本是道”说法的出现后,将两者混为一谈,乍看起来有比较高妙的感觉。实际上非常容易造成一些准备有所信仰的人,对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产生模糊认识,从而干扰了其对宗教教义的准确理解和修行实践,也容易引发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矛盾和误解。故修智慧觉醒之前,必须弄明白自己所信仰的义理是什么,才不至于走歪路线。比如有网友就标榜自己佛道双修,误认为是一样的,殊不知二家之“性”截然不同的,而自远解脱之路。此为抉择宗教信仰混淆。

时至今日,佛教和道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杂糅融入成传统文化层面的事实,形成了各自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本是道”说法,忽略了两者在历史演变、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容易使一些研究传统文化的人们导致认知混乱,不知文化属于差异的特色性。对宗教文化的正确传承和研究方向与结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佛本是道”说:看似高妙,实为毒药,几点显著危害应注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普罗大众往往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一些人在面对生活压力和困惑时,受“佛本是道”的观念影响,无法从正确的宗教教义中获得有效的指引,导致信仰的迷茫和混乱,进而影响社会心理的稳定。大部普通信众不知哪一个是符合“三法印、一法印”,以为都差不多的心理。今天拜这个,明天信另一个,或者见啥拜啥,去年发生在四川某道观里的一个故事,几位港台游客进来后用合十礼跪拜,值班道长不知所措,只好坐着不动继续刷小视频了。此为误导大众盲从心理。

此外在文学创作领域里,发现一本《佛本是道》网络连载仙侠奇幻小说,作者凭此入账两千多万元。这属于特定领域观点创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想象空间,似无不妥。但不应将其与宗教教义本身混为一谈,若不加以区别理解,容易带来负面的影响。

总之,在传统文化的大家庭里,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下,允许各派存在。以求同存异互相发展为前提,从教义教理上要有严格区分,应该具备一定的拣择能力,如此才能成为各自发展的动力。

“佛本是道”说:看似高妙,实为毒药,几点显著危害应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