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苗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中国注册营养师) 在现代食品丰富多样的今天,反式脂肪酸这个名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那么,反式脂肪酸究竟是什么呢?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 。在自然状态下,不饱和脂肪酸多为顺式结构,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植物油的氢化过程,会使部分顺式脂肪酸转变为反式脂肪酸。部分氢化油能够增加食品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还能赋予食品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因此曾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此外,油脂在高温反复煎炸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长期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的水平,导致血脂异常,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它还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干扰必需脂肪酸的代谢,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呢?首先,学会看食品标签是关键。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如果出现“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奶精”等字样,就意味着该食品很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同时,留意营养成分表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我国规定,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克/100克,可标示为“0”,即使标注为0,也不代表完全没有,仍需谨慎选择。 其次,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像油炸食品(炸鸡、薯条等)、烘焙食品(蛋糕、饼干、酥饼等)、夹心食品(夹心饼干、派类)、速溶咖啡、奶茶等,都可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可以选择新鲜的天然食材,自己动手烹饪,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减少油炸、油煎。 反式脂肪酸虽然隐藏在我们的饮食中,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学会辨别,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就能最大程度减少它对健康的威胁,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