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人们常说,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基石,缺一不可。历史是这么走过来的,不容否认。佛法虽然是外来的,但佛法在没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观念里就有非常清晰的“因果观”,这也是佛法能跟中国文化切合起来的先机。 【原文】 嘉州僧常罗汉者,异人也,好劝人设罗汉斋会,故得此名。 杨氏媪嗜食鸡,平生所杀,不知几千百数。既死,家人作六七斋,具黄箓醮。道士方拜章,僧忽至,告其子曰:“吾为汝忏悔。”杨家甚喜,设坐延入。僧顾其仆,去街东第几家买花雌鸡一只来。 如言得之。命杀以具馔,杨氏子泣请曰:“尊者见临,非有所爱惜。今日正启醮筵,举家内外久绝荤馔,乞以付邻家。”僧不可,必欲就煮食。既熟,就厅踞坐,析肉满盘,分置上真九位,乃食其馀。斋罢,不揖而去。是夕,卖鸡家及杨氏悉梦媪至,谢曰:“坐生时罪业,见责为鸡。赖常罗汉悔谢之赐,今解脱矣。”自是郡人作佛事荐亡,幸其来以为冥塗得助。 嘉州(四川乐山)僧人常罗汉是个异人,他喜欢劝人做罗汉斋会,所以有了“常罗汉”这个名头。有个杨家老太,活着时候特别喜欢吃鸡,平生杀的鸡能有几千几百只,死了以后,家里在六七斋请道士为她做黄箓醮超度法会,到了“拜章”环节,这位常罗汉来了,他跟杨氏孩子说:“我帮你家老太太做忏悔吧!”杨家人当然高兴,因为常罗汉是个名人,他们赶紧把常罗汉请进来吃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