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及研究机构 1.浙江农林大学吴越文化研究院、钱氏文化研究院 该研究院成立于2024年3月,由首席专家王长金教授领衔,聚焦《钱氏家训》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创新研究,成果包括在《浙江日报》发表核心观点,强调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等现实意义,并探索数字化传播手段 。 2.杭州师范大学吴越钱氏家族研究所 国内首个以家族为研究对象的机构,成立于2007年,所长李最欣教授深耕钱氏家族文献与历史,研究范围涵盖钱氏后裔的学术贡献及家训对人才辈出的影响 。 3.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联合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举办国家级非遗“钱氏家训家教”传承培训活动,胡申生教授研究钱伟长的家世家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共建“钱氏家教家风资料中 心”,整合家谱资源支持学术研究 。 4.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梅敬忠教授从社会治理视角解析《钱氏家训》,强调其“家国同构”理念对家风建设和基层治理的借鉴意义 。 5.临安区社科联吴越文化研究室 位于《钱氏家训》发源地临安,主任陶初阳推动吴越文化研究工程,策划系列丛书并开发研学课程,将家训融入青少年教育 。 6.上海钱镠研究会及分支 钱成锡(会长)、钱汉东(名誉会长)等学者牵头,通过宗亲活动、家训诵读等方式传承文化,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 二、关键学者及研究方向 1.王长金(浙江农林大学) 吴越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提出《钱氏家训》的“家国情怀”“诗书继世”等核心价值,倡导数字化传播与生活化场景转化 。 2.李最欣(杭州师范大学) 吴越钱氏家族研究所所长,系统性研究钱氏家族历史文献,强调家训对钱氏人才井喷现象的文化基因作用 。 3.梅敬忠(中央党校) 从社会治理视角分析《钱氏家训》,认为其“家国一体”理念可为当代家庭伦理与基层治理提供范式 。 4.钱汉东(上海钱镠研究会) 名誉会长,推动家训非遗传承,参与国际人文对话,强调家训对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 。 5.钱运春(上海社会科学院) 《钱氏家训家教》国家申遗书执笔人,研究家训家教非遗化的社会意义,提出需剔除封建糟粕、弘扬核心美德 。 6.胡申生(上海大学) 撰写《钱伟长家世、家庭、家教和家风》,梳理钱氏家训对科学家精神的影响,推动家训进校园 。 |
|
来自: 草木青青33 > 《社会杂谈/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