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在湖北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城市(具有2000多年的钢铁冶金史),而且还是国家在湖北省继武汉之后设立的第二个地级市,因此有“黄老二”的称号。 黄石曾经管辖着10个县,管辖范围包含今天的黄石和咸宁两个地级市,但是如今面积不过4000多平方公里,仅和一个大一点县的相当。我们来看看黄石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它“缩水”得如此厉害? ![]() 大冶专区成立,管辖着鄂东南地区8个县。在历史上,黄石地域一直都是县级建制,并没有设立过州府,先后归属于武昌郡、江夏郡、江州以及鄂州等地管辖。 但是建国以后,黄石地域迎来发展良机,成功晋升为地级建制,并一度达到了管辖范围的巅峰。 ![]() 1949年,湖北省在今天黄石地域设立大冶专区,管辖着大冶、鄂城、武昌、咸宁、通山、崇阳、阳新和通城等8个县,大冶专区专署驻地为大冶县。 同时,湖北省还将大冶县的石黄镇及周边部分地区划出来设立湖北大冶工矿特区,这就是黄石市的前身。 ![]() 地级黄石设立,湖北省继武汉之后的第二个地级市诞生。1950年,红安籍的李先念主席到大冶工矿特区视察,提议将大冶工矿特区改设为地级市,由湖北省直接管辖。 新的地级市最初决定叫石黄市,后来又改名为黄石市,但是湖北省认为大冶市更好,因此申请改名为大冶市,但是被当时中南区驳回,所以湖北省的第二个地级市最终诞生时叫黄石市。 ![]() 沔阳跌倒,大冶吃饱,大冶专区迎来扩容。1951年,湖北省刚设立不久的沔阳专区被撤销,其管辖的7个县分别划入荆州专区、孝感专区和大冶专区管辖。 而由沔阳专区划入大冶专区管辖的是嘉鱼县和蒲圻县,至此大冶专区共管辖着大冶、鄂城、武昌、咸宁、通山、崇阳、阳新、通城、嘉鱼和蒲圻等10个县,达到了人生巅峰! ![]() 乐极生悲,大冶专区撤销。就在大冶专区达到巅峰不久就乐极生悲了,1952年湖北省决定撤销大冶专区,原大冶专区管辖的大冶县、鄂城县和阳新县等3个县被划入黄冈专区管辖。 而原大冶专区管辖的武昌、咸宁、通山、崇阳、通城、嘉鱼和蒲圻等7个县则划入孝感专区管辖。 ![]() 大冶县撤销,黄石迎来第一次扩容。1959年,根据湖北省的决定,原黄冈专区管辖的大冶县被撤销,而原来大冶县所属地域全部划入地级黄石市管辖,黄石也因此迎来了第一次扩容。 1962年,湖北省重新设立大冶县,仍然由地级黄石市管辖。1994年,大冶县撤县设市,依旧由黄石市代管。 ![]() 黄石迎来第二次。最初的地级黄石市面积仅有200多平方公里,比今天黄冈市的黄州区还要小,而将大冶县划入黄石市管辖以后,黄石的面积也不过增加到1700多平方公里,即便在县域中,也属于面积偏小的那一种。 ![]() 正因为黄石作为一个地级市面积太小,所以在1997年,湖北省将原来由咸宁地区管辖的阳新县划入黄石市管辖,黄石市也因此迎来了大冶县之后的第二次扩容,从而确定今天黄石市的版图。 目前,黄石市总面积不过4500多平方公里(远小于随县),常住人口仅有240多万,2024年经济总量为2305亿元,位列湖北省地级市第九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