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夫人 周有房中之乐,所以歌咏后妃之德。秦始皇改日寿人,使祷祠于房中者。汉房中乐诗,高祖唐山夫人作。孝惠时,使乐府令备诸箫管,更名安世乐。至魏文帝言其无有二南风化之旨,攺为享神曲云。○观具始二首,房中之音也。以下都颂上德,荐郊庙语,有唱有叹,似箴似铭,词不一类。十六首或非一时之作,文字质古,开汉人之先,而出于夫人,盛朝雅化,乃由内而及外欤。(唐姬,生卒年、家世不详。又称唐山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有文才,汉初女诗人。刘邦喜欢楚声,他自己创作的《鸿鹄歌》,就是楚歌。他知道唐山夫人也能吟楚声,便令她创作《安世房中歌》十七章。这组诗歌也收入《乐府诗集》和《古诗源》等书。从诗的内容来看,当属于汉初贵族的祭歌,又点近于《诗经》的《大雅》。它出于妇女之手,而没有纤丽柔媚之诗风,实属难得。钟惺说:“女人诗足带妖媚,唐山典奥古严,专降服文章中一等韵士,效庙大文出自闺阁,使人渐服。”《名媛诗归》看来在文学史上应该给予唐姬一定的地位。) 安世房中歌 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县,乐充官庭。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 庶旄翠旌。《七始》《华始》,肃倡和声。1神来宴矣,庶几是听。粥粥音送,细齐人情。2 忽乘青玄,熙事备成。清思聈聈,经纬冥冥。3我定历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教申申。 乃立祖庙, 敬明尊亲。大矣孝熙,四极爰轃。4王侯秉德,其邻翼翼,显明昭式。清明鬯矣, 皇帝孝德。竟全大功,抚安四极。 海内有奸,纷乱东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行乐交逆, 《箫》《勺》群慝。5肃为济哉,盖定燕国。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大山崔,百卉殖。民何贵?贵有德。安其所,乐终产。乐终产,世继绪。飞龙秋, 游上天。高贤愉,乐民人。丰草葽,女萝施。6善何如,谁能回!大莫大,成教德; 长莫长,被无极。雷震震,电耀耀。明德乡,治本约。治本约,泽弘大。加被宠,咸相保。 德施大,世曼寿。都荔遂芳,窅窊桂华。7孝奏天仪,若日月光。乘玄四龙,回驰北行。 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孝道随世,我署文章。冯冯翼翼,承天之则。8吾易久远, 烛明四极。慈惠所爱,美若休德。杳杳冥冥,克绰永福。硙硙即即,师象山则。9 乌呼孝哉,案抚戎国。蛮夷竭欢,象来致福。兼临是爱,终无兵革。嘉荐芳矣,告灵飨矣。 告灵既飨,德音孔臧。惟德之臧,建侯之常。承保天休,令问不忘。皇皇鸿明,荡侯休德。 嘉承天和,伊乐厥福。在乐不荒,惟民之则。10浚则师德,下民咸殖。令问在旧,孔容翼翼。 孔容之常,承帝之明。11下民之乐,子孙保光。承顺温良,受帝之光。嘉荐令芳,寿考不忘。 承帝明德,师象山则。云施称民,永受厥福。承容之常,承帝之明。12下民安乐,受福无疆。 1庄严地倡导和谐的声音。《七始》和《华始》是古代的乐曲名。其中,“七始”指的是古代乐论中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华始”则是指万物英华之始。2.声音柔弱而和谐,符合人情。这句话出自《汉书·礼乐志》,原文中“粥粥”用来形容声音柔弱的样子,“音送”则是指声音柔和地传递开来。“细齐”意味着细腻而整齐,“人情”则指的是符合人们的情感和期待。3忽然乘上青玄之气,祭祀之事全部完成。清静的思想悠悠无尽,仿佛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4多么盛大光明的孝德啊,恩泽遍及天下极远的地方。5制定新乐,教化流行,那么叛逆邪恶的人就会被感化。这句话出自《汉书·礼乐志》,原文中,“行乐交逆”指的是制定新的音乐法规,使音乐与礼仪相结合,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箫》《勺》群慝”则是比喻通过美好的音乐来感化那些心怀恶意、行为不端的人。其中,《箫》和《勺》分别代表了古代两种著名的音乐,《箫》是舜帝时期的音乐,而《勺》则是周朝的音乐。这两部音乐被认为是能够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典范。6“葽”(yāo)也是一种草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草木的茂盛。所以,“丰草葽”可以理解为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女萝”通常指一种蔓生植物,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和聪明才智。7都良、薜荔于是飘散芳香,低洼之处的桂树也吐露芬芳。都良,即都梁;薜荔,香草。都荔是都良、薜荔的并称。《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颜师古注:“此言都良薜荔俱有芬芳,桂华之形窅窊然也。皆谓神宫所有耳。”北周庾信《周祀方泽歌·昭夏》:“列曜秀华,凝芳都荔。”窅窊yǎo wā,亦作" 窅洼 ",凸凹,突出和低下。8颜师古注“冯冯,盛满也;翼翼,众貌也”,即“冯冯”表示盛大充盈,“翼翼”表示众多,整体体现出一种盛大、众多的景象。形容浑沌、空蒙的样子:《淮南子·天文训》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高诱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这里描绘了天地未形成时混沌、空蒙的状态。或形容行动谨慎小心,举止稳重,该成语还可用于形容人做事谨慎,步步为营,不敢稍有大意。其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四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护送他的人小心谨慎、举止稳重,被形容为“冯冯翼翼”。9巍峨高大,充实美好,效法山的准则。10在音乐的享受中不放纵过度,(不玩物丧志)要以民众的行为准则为法则。11美好的声誉来自于过去的积累,谦逊而恭敬的态度。“令问在旧”意味着一个人的良好声誉和名声是建立在过去的行为和成就上的,它强调了历史记录和以往表现对于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孔容翼翼”则描述了一种谦逊、谨慎和恭敬的态度,其中“孔”表示程度副词,意为非常或特别,“容”指的是态度或行为,“翼翼”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如禽鸟用翅膀护翼幼儿。12秉承皇帝的明德,遵循天地的规律,承受上天赋予的光明。具体来说,“承容之常”意味着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常态,“承帝之明”则表示接受并执行皇帝的英明决策。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认同,以及对皇帝作为天子的尊重和服从。 虞姬 楚项羽姬也。羽于垓下,闻楚歌声,起饮帐中,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姬和之。○其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二语紧对虞兮虞兮句,一唱二答,声泪俱咽。 和垓下歌 汉兵巳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王嫱 字昭君,端静闲丽。年十七八,备元帝后宫。帝尝命画工各图形貌,按图召幸。宫人争赂书者,昭君独不与,工匿其美。后匈奴求阏氏,帝检图以赐。及昭君入辞,光彩异常,帝为悚动。时方重信外国,不能易。昭君既去,上书于帝,中有云:失意丹青,远窜异域,国家黜陟,移于贱工等语。帝乃穷按其事,画工杜陵毛延寿弃市。昭君在胡,为悲思之歌云云。○诗辞犹是三百篇之遗音,而能自出机杼,语气娇激,声情绝至。 怨诗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 既得升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来往变常。1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我心恻伤。 1为什么唯独我这么苦命,来来去去的好事总也轮不上。 班婕妤 司空椽班彪之姑。少有才学,成帝选入宫为婕妤。后赵飞燕姊妹交谮之,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奉太后于长信宫。尝作自悼赋及纨扇诗以自伤。○声日怨慕而不露,止在抑扬之间。晋左贵嫔称其恭让谦虚,可谓知己。 怨诗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敚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赵飞燕 长安民家女,能内视还童之术,入阳和主家。成帝召拜婕妤,有宠,寻册为后。帝未有嗣,后欲得子,尝用小犊车载少年子入内,帝疑寖疏之,为归风送远操○高视洞步,不似女子口角,善于拟古。 归风送远操 凉风起兮天陨霜,怀君子兮渺难忘,感予心兮多慨慷。 罗敷 旧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敷fū,邑人王仁妻,为赵王家令。罗敷采桑陌上,王登台见而悦之,欲夺焉。罗敷作歌以自明。○按歌所云乃为使君所邀,与旧说不同。此诗或他人作,以叹美罗敷者,如行者捋须,少年脱帽,来归怨怒等语,岂是罗敷自为耶?其后半首之盛夸其夫,亦近于愚妇人语,未必为罗敷作也。而诗自磊落,古峭甚佳。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否?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 可值于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晳, 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趣。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壻殊。 苏伯玉妻 伯玉久客于蜀不归,其妻居长安,思而作诗,写于盘中,屈曲成文,名盘中诗。○盘中之诗,奇想奇文,妙绝今古。然盘中回环屈曲之妙,妇人聪慧细心,或能为之。至于词气之宕逸疏快,一气十转,笔有灵机。千古文人无此妙作。 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知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觔,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知四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 窦元妻 窦元,字叔高,平陵人。上以公主妻之,故妻遂为弃妇。作书寄元,有妾日以远,彼日以亲。衣不厌新,人不厌故,悲不可忍,怨不可去之语。而为之歌云云。○短短四语,声情何限。首二句直是三百篇中语。 古怨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卓文君 临邛富人卓王孙女,容色姣好,年十七而寡,善弹琴。成都司马相如游于邛,以令贵客饮王孙家,文君窥而悦焉,以琴挑之,夜与相如驰归成都。后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文君赋白头吟绝之。○二诗风流旖旎,仍自音节古峭,非文君不能为。其诔词一章,词气平熟,不似出文君手,故不录。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雨意,故来相决绝。 生平共城中,何尝斗酒会。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郭东亦有樵,郭西亦有樵。 两樵相推与,无亲为谁骄。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龁如马噉箕,川上高士嬉。 今日相对乐,延年万岁期。 徐淑 陇西秦嘉,字士会之妻。嘉为邪郡上掾,淑病不能从,嘉以诗赠别,复寄淑书,以明镜、宝钗、芳香、素琴赠焉。淑作书,并诗答之。○钟参军诗品云:汉为五言者不过数家,而妇人居其二。淑之作,无减于纨扇矣。今观其赠答二诗,情理备至,词气温雅,在汉诗中似稍薄,然而闺房之作,无取高古也。 答秦嘉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沈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君今兮奉命,迢递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蔡琰yǎn 蔡邕女,字文姬。博学才辨,善鼓琴,为离鸾别鹄之操。汉末,胡虏入中原,文姬被掳,左贤王以为后,春月感笳之音,作歌言志在胡。十二年,生二子。魏武帝悯邕无嗣,遣使以金帛赎回,嫁为陈留董祀妻。○十八拍慷慨悲歌,声情激越。第所叙前后情事,自去胡至归汉,宛曲备具,不尽拍笳歌也。或文姬始制几首,而好事者衍之,遂有十八拍云。至悲愤诗,痛愤董卓,若不知其父之始未者,而篇中多复沓,拍中语欠佳,特以相传已久,遽难恝置耳。 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随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 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璮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鞨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苦。天灾国乱人无主,唯我命薄兮殁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难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欲得汉音。雁高飞兮渺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若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艰,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戌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独处我天南北海头。我不负天兮,天何使我殊配俦;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斯八拍兮拟俳优,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如白驹之过隙。愁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烟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理骨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掬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哀,起向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虏舞蹈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臣,诏遣千金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𬴂𬴂,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销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扰剌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常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有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叹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乾,沙塲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虺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丝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兮子西母东,若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其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具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拒牚。马边悬人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停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捶杖,毒痛惨并下。日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戹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埋。处所得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人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具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已。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余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鸣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畎。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复忽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嗟薄祐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山谷眇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 暝当宿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乾。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寐兮起屏营。登胡殿兮临广庭,元云合兮翳月星。 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马鸣,孤鴈归分声嘤嘤。乐人与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巾。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蝢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