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仁存教授治疗肿瘤学术思想简介——经验方及古方应用(1)

 中国健康食品网 2025-04-30
(一)升血汤
升血汤为郁教授常用的经验方,方剂组成:生黄芪30g,太子参30g,茯苓10g,炒白术10g,鸡血藤30g,怀牛膝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烊化),黄精10g。功效: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主治:用于气血两虚证。
1、理论基础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主要功能为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血的主要功能为营养和滋润,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者同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生理上互为依存,“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调和,共同维持人体正常活动;反之“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恶性肿瘤形成耗气伤血,加之手术、放化疗后,正气受损,气血更加不足。根据“气血同源”的理论,临床应用补气养血法,气血双补,既可提高患者的机体状况,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药理学认为补气养血类药物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调节整体处于低下状态的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代谢,从而加强这些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增强抗癌能力,整个机体代谢的增强和改善相对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有些药物则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如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实现抑制癌细胞生长。近年来,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补气养血类药物能够影响患者诸多机体功能的调节,如调节免疫因子,甚至调节基因的表达等。另外,其抗肿瘤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调整环核苷酸比值,增加机体免疫力而达到促分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2、适应证
升血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证。如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后耗伤气血致气血亏虚;或中晚期癌症患者由于久病消耗,气血两虚均可用本方。临床症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唇舌指甲色淡、毛发枯落、舌淡而嫩、脉细弱。
临床中应用升血汤治疗,若患者红细胞减少,可选补血药为主,如当归、棉花根、龙眼肉、大枣、生地黄、熟地黄、阿胶、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人参等药物。郁教授曾以人参、枸杞子、大枣为方治疗化疗引起的贫血,使患者的血红蛋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若患者白细胞减少,可以以补气法为主,药选黄芪、沙参、黄精、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鸡血藤、当归、山茱萸、补骨脂、淫羊藿等。若患者血小板减少,治疗应重在益气养阴补血,药物选用女贞子、山茱萸、生地黄、大枣、花生衣、龟板胶、鸡血藤、石韦、升麻、茜草根。气虚易致气滞,于补气的同时可少佐行气药;气虚血行不畅,易致血瘀,又应稍加活血化瘀之品,共同起到益气养血活血之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