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优秀的病历是如何诞生的

 茂林之家 2025-04-30
图片
图片

很多人觉得病历就是记流水账,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我更愿意将它看成一部医学小说。

它是一个有冲突(疑难病情)、有反转(诊断过程)、有高光时刻(手术/治疗关键步骤)的“大片”。

这个大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要让同行、患者甚至法律人士都能清晰明了,一眼看懂诊疗思路。

我们在写病历时,需要多花心思,才能写出一份好病历。

图片
图片

住院病历是病历书写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梳理了自己看过了上万份病历的书写思路,归纳总结后认为,要写出一份优秀的住院病历,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是要找对病例素材。那么,什么病例素材容易写出优秀病历呢?

我认为,复杂手术病例、疑难重病病例、特色专科病例就是展示医生专业水平和科室特色的最佳素材。

 |  在记录复杂手术病例时

应详细描述手术过程、多学科讨论情况及手术效果等;重点把各方讨论的过程书写出来,要是能在手术记录再手绘一张解剖图的话,将是很好的加分项。

图片

此图源自互联网

 |  对于疑难重病病例

这种病例就像“侦探小说”,病情扑朔迷离,诊断一波三折。要突出病情的复杂性和诊断过程的曲折性;举个例子:某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全无,经过团队三天三夜彻夜不眠研究讨论,终于揪出罕见病因。

 |  在书写特色专科病例时

可体现科室的先进技术和独特疗法。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多引用专业指南和文献,用数据来撑腰,比如这样写:“本病例用了某技术,根据文献报道,并发症发生率比传统方法显著降低”,让病情分析更具说服力。

图片

初诊病历好比“相亲第一次见面”,这时,医生对患者的情况了解不多,只能依靠临床经验去问诊和提取重点。

写初诊病历时,记得把“首次就诊”的“首”字给突出,就算病情再疑难,也需要条理清晰,让人一看就知道临床诊疗思维。

病史描述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尽量不要写类似“患者诉不适”这样的话,而要用“患者主诉胸痛3小时,呈压榨性,伴大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这种更详细的书写结构替代。

图片

日间手术病历书写讲究“快准狠”,规范记录患者在24小时内患者入院、手术、出院整个诊疗过程。病历还得写得像瑞士钟表那么精密。书写日间手术病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时间把控:确保病历记录的时效性,及时完成术前评估、术中记录和术后随访等各环节的书写。

内容精炼:突出重点,简洁明了地记录手术相关的信息,如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格式规范: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病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图片

01 细节控上线:不放过任何一个“医学小亮点”

要把“亮点”使劲儿突出,像新技术、新疗法,还有多学科协作这些,好好展现。

把“雷点”藏好,错别字、逻辑矛盾、漏签漏记这些坑,远远避开。

体温、血压、手术时间等数字,写得越精确,就越显专业。

另外,善用可视化辅助,能画图就别光写字,手术记录里的手工绘图、病情变化的图表……这些都能让病历颜值提升。

02 故事化表达:将病历结构化

按照临床思维,用“从主诉到现病史,从诊断到治疗”的叙述结构书写,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环环相扣。

比如书写现病史时,可这样写:“患者因车祸入院(主诉),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体征),经紧急输血和手术抢救(诊疗经过),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治疗结果)”。

03  紧跟“潮流”:政策文件即“写作指南”

国家卫健委的文件里藏着“高分密码”,比如“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这些都是加分项。

04 避坑指南:不能踩的雷区

写病历忌讳复制粘贴,一时省事,翻车可算后患无穷。每个病例都不一样,若用模板套话,评审专家一眼识破。

此外,签字很重要,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等,少了签名,这记录就跟没记差不多,不合格!

病历写得好,医生少烦恼。写病历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大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书写者的医学素养,也能展现职业态度。

笔者平时和同事讨论,也常说:一份优秀病历,就是自己最好的“医学简历”。病历也是医者最好的成长日记,从此刻开始,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用写专业论文的严谨态度来对待每一份病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