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部落的彩陶密码破译!三门峡挖出6000年前文明花心,华夏起源有了关键证据?

 东海之子 2025-04-30
图片

版权属于原作者 网图侵删

河南三门峡地下有处古老遗址,叫庙底沟遗址。它存在了几千年,见证了人类文明。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 。

最初中国

图片

版权属于原作者 网图侵删

1953年秋天,中国科学院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带队,在河南陕县(现在叫三门峡市),给黄河水库工程做前期勘察。谁都没料到,这片平平常常的黄土塬下面,藏着能解开华夏文明源头秘密的关键东西。

当洛阳铲穿透地表,带出的不是普通黄土,而是夹杂着彩陶碎片的“文化层”。这些陶片上的黑彩花纹,或如花瓣舒展,或似流水回旋,与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截然不同。安先生敏锐意识到:这可能是仰韶文化中一个全新的类型。为何同一时期的彩陶风格差异如此之大?难道黄河中游曾存在两个并行的文明体系 ?

图片

版权属于原作者 网图侵删

文明拼图

1956 - 1957年,为了配合三门峡大坝建设,考古队第一次大规模发掘庙底沟遗址。在4480平方米的探方下面,发现了金字塔形的文明堆积。发掘出的下层是仰韶文化层。这里有168座灰坑、11座陶窑。出土的彩陶数量不少,能占到20%。彩陶上的花纹样式多,有花瓣、涡纹,还有少见的蛙形图案。上层是一种新发现的文化。这里的陶器灰黑色,样子朴素,却和龙山文化有关系。考古界把这种文化叫做“庙底沟二期文化” 。这次发现证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不是分开的,它们之间有联系 。

2002年,310国道要扩建。施工的时候,考古队在1.8万平方米的地方,发现了“史前工厂”。这里有20多座陶窑,保存得很完整。陶窑的火道设计合理,窑室直径有1米。在新石器时代,这就像一条生产线。有些灰坑里,还挖出了扭曲的人骨。有的人骨双手被反绑着,一看就是部落之间发生过冲突。奇怪的是,这里还挖出了唐墓。墓里既有宋三彩、骆驼俑,又有史前陶片,不同时代的东西混在一起,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一些问题搞不明白。彩陶上的花纹,为什么西边能传到青海,东边能传到山东?以前是不是真有个“文化帝国”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