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鹿原》

 gs老张 2025-04-30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省里的官员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陈忠实说:“陈主席啊,《白鹿原》之后你咋不写啦?要体验生活深入群众嘛……”不料,陈忠实直接回怼:“你懂个锤子。”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有时候,官员和作家虽然面对面坐着,但他们的话语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并不知道,为了写出《白鹿原》陈忠实花费了多少精力!

1985年,路遥写完了《平凡世界》的大纲;贾平凹也确立了“商州系列”的构思,2年后拿出了《浮躁》;而陈忠实年龄最大,却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这让他耿耿于怀!

思虑良久,1986年的一天,陈忠实对妻子说:“我要辞职去写书。”

妻子质问他:“书发表不了咋办?”

当时的陈忠实每月工资只有150元,并且没有其他稿费收入,又要兼顾家里的孩子上学,经济状况很差。

可是,陈忠实像下了某种决心一样,他承诺妻子:“要是发表不了,我就去养鸡!”

于是,陈忠实辞去了工作,离开妻儿,独自回到了乡下的土屋,关在屋里开始了《白鹿原》的创作。

1988年4月1日,农历二月十五,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了《白鹿原》的第一行字:“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接下来的4年里,陈忠实足不出户,几乎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忍受了孤独,也耐住了寂寞,就为了能写出一部垫棺之作。

陈忠实说:“喜欢了大半生文学,如果到死时没有一本可以垫棺做枕的书,我不敢想象离开这个世界时会是几重悲哀!”

终于,陈忠实完成了《白鹿原》,完稿后,陈忠实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李星看完激动地吼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

当时,李星还有3个预言: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

果不其然!1993年6月,《白鹿原》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掀起了一阵加印狂潮。在出版后的短短4个月内,已经先后7次加印,一共印了56万多册。

就这样,陈忠实凭借《白鹿原》版税狂赚455万,甚至登上了“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排名在第十三,陈忠实兴奋地跟妻子分享喜悦:“我们不用去养鸡了!”

《白鹿原》火了,也入围了茅盾文学奖评选。不料,初选时,协作书记翟泰丰,却连连质问:“它有什么好?这种书,怎么入选的!!!”

原因是,《白鹿原》中大幅度的“男女动作”描写,太过露骨!在翟泰丰看来,这样的作品是不入流的,又怎么能够获奖呢?

何启治也在终审意见中强调:“田小娥这个表面看似淫荡而实际上并未泯灭人性的艺术形象也是成功的,值得注意的。请发稿编辑把文字加工工作做细一些,大约可删去五万字左右?”

在陈忠实的笔下,田小娥的存在就像一面人性的镜子,让人看见人性隐藏的阴暗面。它照出了白嘉轩和鹿三的极端、无知和残忍,白孝文掺杂真情的虚伪,鹿子霖灵魂和身体的邪恶与肮脏.......

所以,在描绘田小娥的时候,陈忠实坚持“不回避、撕开写、不作回避”的态度,书中用了大量露骨的文字来描述她与几个男人的情事,这些细节撕下了无耻伪君子身上最后的一块遮羞布。

然而,这种“直白”的描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不被容许的,甚至被视为“低俗”。就这样,《白鹿原》终审,从1995年拖到了1997年,这对茅盾文学奖来说,是不常见的事情。

最终,为了《白鹿原》能顺利出版,陈忠实不得不删了近10分之一的篇幅,《白鹿原》才得以存在于世。陈忠实始终坚信一点,作品是写给人看的,要发表出来才有价值,只要作品被得到承认,总有一天能出完整版的。

抱着遗憾,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一颗为文学跃动了七十四年的心脏,在黄土高原上安息了。在陈忠实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颈下枕着的是《白鹿原》。

虽然,陈忠实走了,但《白鹿原》还在,读者还在。

一位网友在《陈忠实逝世,严肃阅读不会消逝》一文中这样说道:“陈忠实走了,我们为什么致以哀悼,不仅仅是《白鹿原》的成就,更在于他让我们知道,在这样浮躁的时代,严肃文学依然可以打动人心,经久不衰。”

著名学者范曾称《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放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

这部洋洋洒洒50万字的作品,写尽了中国亲缘关系里的暧昧和纠葛,写尽了复杂的人性和难以启齿的情与欲,更写尽了我们民族厚重的秘密和隐痛!

读着读着,你会完全进入情境之中,书里的人物,一个一个变得无比鲜活,你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近得似乎鼻息可闻。

如今无删减版的《白鹿原》也正式问世了;也只有这样完整的《白鹿原》,更加让人能够体会到人性最初的爱与恨,高尚和卑微,自我毁灭和挣扎重生,它们完全属于作品的点睛之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