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天A股拿的是“一鲸落,万物生”的剧本,银行终于扛不住开跌了,其实的方向反而有种百花齐放的感觉了。不要看指数还是绿的,赚钱效应却是相当不错,这才是对大部分散户比较友好的盘面。 银行这里跌的是业绩。几大行一季度营收利润都是负增长,净息差收缩银行让利,业绩不差才怪。同时非利息收入也反映了一季度债市的疲软。 不过考虑到银行股本来也不是涨的业绩。今天只是因为业绩导致了抱团稍微出现了裂隙,后面估计该抱还是得抱。 今天PMI数据出来,也在加强这个逻辑。4月份PMI开始反馈关税的影响了,尤其是新出口订单,受到冲击最为明显。 其实本来按照一季度业绩,A股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明显修复了,尤其是创业板公司,体现了较强的复苏弹性。但是按照关税影响的传导,估计二季度又不太乐观了。 宏观数据开始走弱,那么自然意味着大部分顺周期行业也会受到牵连,按照投资周期,市场风格又要只能局限在第三和第四象限。 二、昨天留言里这个问题,老pu觉得很有代表性。对于后市,我的看法是一定会发分化,因为有的受此影响大,有的受此影响小,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影响开始显现,芒格告诫我们“危险的地方不要去”,你都知道有风险了,那避开不就ok了吗?应该不用等到8月份都出了中报了,发现业绩下滑明显,才拍脑袋后悔,早知道关税影响这么大就不买了。 其实绝大部分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因为经济系统内部本来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例子,看似白酒没有出口业务,不受影响吧?其实不然,出口走弱了商务宴请受影响,出口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消费能力受影响,所以白酒也间接的受到影响。 但其中必然有强弱之分,GDP走弱的时候,不是说所有的行业都走弱了。这时一些成长性较好,或者未来想象空间较大的行业反而成为了稀缺。更会受到追捧,毕竟市场的流动性还是不错的。 就像我昨天举的例子一样,消费整体偏弱,但是消费里面不是没有可选项,少数的像东鹏百亚丸美等这一类成长性还是不错,股价也走的很好。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区别在于对选股的要求更高了。 三、四月份收官本月继续维持正收益,今年四个月皆正。这个月凭借一波“神操作”,4月9号低点加了仓位(在4月9号文章《加仓了!》里做过提示),之后就一直躺平了。 五月份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老pu预计市场又会出现一阵比较混沌的状态,按照过往的日历效应,可能又回到主题投资占优的风格。 而且目前两个大问题,一个国内(政策),一个海外(关税),都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所以这里我还是偏谨慎乐观的观点。 好了,今天暂时聊到这儿。无论如何,五一节过后再说,祝大家节日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