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边
唐亮 ‖文
苏州的河流纵横交叉,苏州的湖泊星罗棋布,苏州就是一座托在水面上的方舟。也的确如此,二千五百多年来,这个地方,素称为福地,在这个方舟里的苏州百姓得以能安居乐业,营造出独特的江南文化。而贯穿于苏州这些河流湖泊的莫过于大运河,它就是苏州的动脉,通过她,苏州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和繁荣,因此这条河称得上是苏州的“母亲河”。
我有幸诞生于这个地方,而且我的家都靠近,或者就在河边。
记得小时候,家住平江路上的大柳枝巷,门口就是平江河,可以说她就是大运河的一条血管,每天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这条河,淘米、洗菜、用搓衣板搓衣服等等都在这条河里,那个石阶河滩就是居民生活的小舞台。
后来,随母亲去了陆慕镇,家就安在河边,那是元河塘的一条支流,大运河的水通过护城河,从平门塘流入元和塘,再进入阳澄湖。门还有一座吊桥,桥边就是一个很大的河滩,我最喜欢在夏天光着脚站在浸在河水中的石阶上洗濯物品,有时候河中的小鱼还会来吻你的脚,柔柔的、痒痒的。特别难忘的是夏天,在小桥上,几个同学在一起纳凉,海阔天空,畅谈理想,而河中来往的船只,往往能把思绪带到远方,我那时多想走出小镇啊,河流就是我的寄托。
高中毕业不久,我回到了苏州,几经搬迁,家住在了人民桥附近,护城河也就在咫尺。每天晚上散步,走在河边,目睹着河道的变化,让我感慨万千,原来各种船只繁忙来往的水道,再也见不到驳船、拖船、轮船了,护城河成了一条观光河,河中的旅游观光船浏览着这条河所承载的历史。从觅渡桥到盘门,就是一幅苏州历史的画卷。从春秋战国吴越之战弓箭的呼啸声;到敬修和尚扫除强横凶暴发出“灭渡”的誓言声;从日租界、洋税卡的形成,到苏州民族工业的诞生,这条河成为水上运输的交通要道,各种船驳、客船来往于这里,那汽笛声、马达声,声声都在我耳边回响。那看似平静的河水,其实涌动的暗流,犹如中国社会的变革,一幕又一幕,又象苏昆剧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岁月培育了苏州的文化、精神和品格,她如那不息的水,洗涤着苏州人的心灵、熏染着苏州人性格、陶冶了苏州人的情操。
第三届大运河苏州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护城河边上演的情景剧《水韵江南》,那一个个舞台就是一个个缩影,历史与文化,浓缩在这些舞蹈、歌唱和绸缎的舞动中……
见此情景,我惚如在梦中,那条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百舸争流,贯穿南北,我似乎就站在船头,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台儿庄、济宁、聊城、天津、保定……一个个城市,在我眼前闪过,也许我的前世,就在某个接点上生活过,否则,我的家怎么会一直和河结缘。
家住河边,河水源远流水,从历史的一头连结着未来。我生活在现今的这个段落中,其实也象运河中的水滴一样,在生命的长河中,完成着自己人生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