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要回归自身,越简单越好。

 fstd 2025-05-02 发布于江苏

说起养生这个话题,多数人会联想到名贵珍稀的补品,拔罐刮痧各种理疗,再或者是健身场所挥汗如雨。总会有一部分人,盲目跟风各种养生潮流,陷入各种养生误区,然而却收效甚微,也因此一直都在养生的路上迷茫着。

关于养生,我想分享自己的一点体会:其实,真正的养生是很简单的回归自身觉知,不被各种方法所限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图片

我曾痴迷于研究各类养生方法,古今的、中外的,内服的、外用的,甚至还有一些玄学的。大量收集知识,选出各种精华,养生心得记了厚厚一本。


最后发现,收藏了那么多,真正能用到的,始终是那百分之十。明明最初是为了养生,最后却发展成知识的“收藏家”;明明是想调整自身内部,还是把眼光放在了外界信息;明明是为了生活得更轻松,最后却让自己更加疲乏。


于是,开始反思,决定研究一条新的思路,对养生知识“断舍离”,去找一条最至简的“大道”。这“道”其实在自身,也就是向内求。外界的信息终归是辅助,最终还是要回到内在。

回归内在身心的感受,它会指引最直接的方向,具体而言,我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改变。

首先,主动留出时间,学会与自己相处。每天睡觉前,强行给头脑关机。睡觉前的一小时,与手机和互联网断联,去回归自己,感知身心。或坐着,或躺着,形态不拘,让紧绷的身体从头到脚放松下来。关闭外界的干扰,专注于打开觉知,重新找回身与心的链接。

饮食过程中,细嚼慢咽,仔细体会食物进入身体后的变化。以此来筛选哪些是适合自己吃的,吃了舒服的,是身心欣然接受的;而吃了会不舒服的,是身心自动排斥的。


最终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觉受,去选择合适的食材,不仅能让身心舒畅满足,还可以恢复身心的轻盈通透。

生病时,先放松下来,仔细体会问题出在哪里疾病来源于能量的不通或者不足,生病时去感知并找出体内不平衡的点,是受邪了,还是堵住了,然后结合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

常见小毛病,靠自己就可以轻松搞定;即使需要求助医师,也能更细致准确的描述情况,以便其做出精准判断。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足够了解,的确可以做到“求医不如求己”。

这样坚持下来,身体和内在的敏感度逐渐恢复了。可以清楚地感知到,什么材质的衣服会更舒适透气,当下的节气该何种作息、该吃什么来调整节奏,哪种运动能让身体更放松,多高温度泡脚泡澡是最佳体验。

身体的觉知,让我知可为,知不可为。以身为师,以心为师,重新遇见自己。


至此,也终于明白,养生就是回到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养生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固定格式。不用收藏那么多知识,也无需参考别人的方法,因为身心会给出最直接的提示。

正如天空中自由的飞鸟,水中自在游行的海龟,它们都不懂什么是养生,更没有满腹的养生知识,活得都挺好,就是出于自己的本性在活着。

我们生而为人,却一直都在紧张高压的状态下存活,事情不如意,身体没养好,钱也没挣到,家庭没有照顾好,总之就是一团糟。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怎么做才能找到出路?说实话,养生和修行是一个理,向内求才是出路。

那要怎么内求?先把外求的那条路停一停,先让身心放松下来,别再难为自己,休息就等于是养生。

图片

当你心事重重时,再美好的景物呈现眼前,也会视而不见;再悦耳的鸟鸣响在耳畔,也听闻不到;再可口的食物吃在嘴里,也会不知其味。

如果你实在放不下,实在无法放松下来,那就走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可以净化你所有的不良情绪,去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溪水河流,那高山峻岭,那大树和草木,从不会抱怨,从来都是无欲无求。不论面对谁,始终展示着最简单最本真的自己。

《易经》有讲:道法自然,大自然就是道。向自然学习,就是养生之道。

总之呢,最简单的养生方法,就是回归自性,过好每个平凡的日子,生活的真谛在于体验和享受每一个当下。人生活在这个世间,难免不留遗憾,把心放宽,把事看淡,就已经是最好的养生了。

愿你我,身有力量,心有所爱。与自身,与外界,皆能友好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