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竟传世神作,百看不厌

 小天使_ag 2025-05-02

2025-02-08 11:35

赵孟頫这幅传世书画神作,竟被乾隆两度打入“冷宫” 

2019-11-15 10:00

赵孟頫在元代历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宠遇, 仁宗尤其敬重他的才华将其与李白和苏轼相比。他博学多才工古文诗词通音韵精鉴赏。在书画方面造诣尤深篆、隶、行、草无一不精;山水、竹石、人马、花鸟无所不能。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像他这样具有多方面成就、影响深远的人物实在是很罕见的。

话说元朝贞元元年的一天,

一个文人雅士的酒会在吴兴举行。

席间,有一人正在

大谈齐鲁的山水之胜,

谈及济南的鹊山和华不注山时,

更是情不自禁,

使在场的人为之神往,

这个人,就是大书画家赵孟頫。

可在座有一人一直

默默不语,表情沉重。

他是赵的好友周密。

周密是宋末元初重要词人,

原籍山东,南宋末年曾任义乌令,

宋灭亡后不再做官,

举家逃难来到浙江湖州,

再没回过家乡。

虽故乡早已沦于战火铁蹄之下,

暮年途穷自知已没有回归之望,

但终其一生都难忘是齐鲁后裔,

于是他在词中写道:

回首天涯归梦,

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一样归心,又唤起,故园愁眼;

归鸿自趁潮回去,

笑倦游,犹是天涯。

次日清晨,周密直奔赵孟頫家,

诉说思乡之情。听了周密的话,

赵孟頫旋即起身,拿出笔墨,

对他说:“想不到周兄

本是离乡久远的山东大汉,

却仍旧对故乡有着这样一片深情,

我一定满足大哥的要求。

不过小弟不才,唯恐有不详之处,

还是把故乡的山水画成画赠与您,

或许可以解周兄的思乡之苦。”

说罢,赵孟頫便提笔挥毫,

凭着记忆画起济南的山水来,

他一边画,还一边给周密

介绍济南的山水、民俗风情等。

就这样,赵孟頫为周密所画的

传世杰作、被后人誉为思乡之画的

《鹊华秋色图》就此诞生!

《鹊华秋色图卷》

是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元、明两朝一直收藏于民间,

到了清朝,被收入皇宫,

成了乾隆皇帝心爱的宝贝,

乾隆以大字“鹊华秋色”题于引首,

题跋九则,钤印众多。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请手机横看)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告知删除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在元代,有一位才华横溢、名震四方的书画家,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出生于湖州,那片钟灵毓秀之地赋予了他非凡的艺术天赋,他尤其擅长书法,笔下的正书、行书和小楷,圆润清秀又不失劲道,写就的碑版不计其数,世人皆称“赵体”。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在浙江钱塘,有个俗姓孙的人,早年就遁入空门,后来住持天目山中峰狮子院,大家都尊称他为中峰和尚。谁能想到,一个是书画大家,一个是佛门高僧,两人的命运竟奇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春日,赵孟頫外出踏青,不知不觉走到了天目山附近。春日的山林郁郁葱葱,野花肆意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赵孟頫被这美景吸引,信步前行,竟来到了中峰和尚所在的寺院。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中峰和尚听闻有贵客到访,亲自出迎。两人相见,相谈甚欢。中峰和尚的渊博学识和超脱心境,让赵孟頫大为钦佩;而赵孟頫的才情与豁达,也让中峰和尚深感投缘。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佛法禅理到书画艺术,他们无话不谈,仿佛相识已久的老友。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自那以后,赵孟頫常常前往寺院与中峰和尚相聚。有时,他们在清幽的禅房里,点一盏香茗,谈论着世间万象;有时,他们漫步在山林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赵孟頫还会把自己在书法创作中的感悟分享给中峰和尚,中峰和尚也会从佛法的角度给出独特的见解,让赵孟頫受益匪浅。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为了表达对这份情谊的珍视,赵孟頫专门写了许多书札给中峰和尚,如今,还有近二十札留存于世。在他的行书作品《中峰和尚诗》里,其中的《青山吟》更是饱含着他对中峰和尚的深厚情谊。每当后人看到这些书法作品,仿佛都能感受到他们之间那份超脱世俗、真挚纯粹的友情。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金兰之契,赵孟頫竟为中峰和尚写下这传世神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