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年轻同事一脸郁闷地跟我说: “黄金,我从年初就开始观察,忍了三个月,终于在4月23号冲进去了,十万下去,才几天就亏了快一万……亏麻了,真不玩了,我要下车。” 他讲这话的时候,脸上是写着“被背叛”的表情。 本以为自己是避险先锋,结果成了第一批追高被收割的“黄金信徒”。 这不是个案,而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缩影。 今年春天,黄金成了流行趋势:金价一路飙涨、社交平台疯狂安利,人人都说“黄金才是真正的硬通货”、“不会让你暴富,但起码不让你吃亏”。 于是,一场由恐惧驱动、靠热搜催化、被平台助推的“买金潮”悄然成型。 01.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了黄金?这届年轻人,其实并不想炒黄金,他们只是太焦虑了。 炒股?太玄学; 基金?亏怕了; 理财?年化2%,不够喝咖啡; 存款?不抗通胀。 于是,黄金这个“古老又安全”的东西,在某种文化语境中,被塑造成了精神避难所。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 说到底,这一波“黄金热”,与其说是金融行为,不如说是一次集体心理行为。 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人们需要一个可以握住的东西,哪怕它只是一颗小小的金豆子。 02. 真正让你亏麻的,不是金价,而是认知一旦你把黄金视为保值的“万能钥匙”,你就已经走进了投机者最常见的误区。 黄金的避险属性,确实在全球市场震荡时有优势。但前提是:
但现在的年轻人,拿着“短线思维”去炒“长线资产”,把黄金当成股市来看涨跌:涨5块就冲进去,跌10块就开始怀疑人生。 这不是投资,是赌博。 真正的黄金投资者从来不看1个月、3个月的价格波动。 他们关心的是通胀率、美元走势、地缘政治和美联储利率。 这些你有关注吗? “只要不卖,就不算亏。” 这句话,是所有投机失败者最后的心灵庇护所。 而那些在高位冲进去的年轻人,现在正在这三种状态之间来回摇摆:
现实是,大部分人不是亏麻了,而是认知已经透支了。 03. 黄金,是韭菜的天堂还是韭菜收割机?说一句扎心的实话:黄金不是“对抗贫穷”的工具,而是“富人防守”的手段。
你想象的是“资产配置”,现实却是“消费升级”。 尤其是年轻人,既没足够本金,又缺乏交易经验,更不了解宏观逻辑,想靠买几根金条实现“财富突围”,只能说:你以为黄金能带你逆风翻盘,其实它只是在风雨中稳住底盘的石头。 04. 年轻人真正该学会的,不是追涨杀跌,而是风控和耐心你可以买黄金,但不要追高; 比起盲目买金,你更该搞懂:
如果你连“黄金投资和黄金消费”的差别都没弄清楚,那黄金对你来说,不是机会,是考题。 写在最后: 当然,我们不该嘲笑那些追高黄金的年轻人,因为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每一个试图做出改变的人,都值得尊重。 但要记住一句话:
黄金的确是硬通货,但在认知不清的操作下,它照样能成为你资产负债表上沉重的包袱。 决定你赚还是亏的,从来不是金价,而是你自己的判断。 与其把全部希望压在某一个资产上,不如学会在波动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安全区。 市场的风,永远会吹;但你的方向盘,应该握在你自己手里。 愿你在风口里冷静,在呼声中清醒。
|
|
来自: 新华书店好书榜 > 《「贵金属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