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榆次罗氏历史探究

 yzsr273 2025-05-02

      榆次自有罗氏已六百载,其历史可谓源远而流长。榆次罗氏现主要集中在罗家庄和弓村两个村庄,故研究榆次罗氏之历史关键就在于研究罗家庄和弓村罗氏的历史。具体来讲就在于调查访问了解榆次历史的榆次(主要是罗家庄和弓村)罗氏族人和他姓人士,查阅《榆次县志》、《罗氏家谱》等重要文献资料,科学查证,以期厘清榆次罗氏之历史。

1       榆次罗氏分东罗、西罗、南罗、北罗,东、西罗主要居于罗家庄,南、北罗主要居于弓村,榆次罗氏共认一宗,四罗同宗同源,由南罗家谱中“俱載羅家庄族譜,云:元明間,復有自羅家庄徙居縣治西南之弓村,頗近涂水焉,此即譽士之始遷祖耳”,“羅家莊一脈,徙邑治西南隅,號曰弓村,乃余始遷之祖。瓜瓞綿綿,南北分二羅,實一縷耳”,“久之,複自莊遷邑治西南之弓村”之记载可证。罗家庄东罗始祖罗通甫和罗家庄西罗始祖罗通周,二人为通字辈兄弟。弓村有谱记载的南罗始祖为罗奉先,但根据家谱《古物记》一文中“羅從善男奉先”的记载,所以南罗始祖推至罗奉先之父罗从善。

2

      关于祖源地,罗家庄流传有湖南之说,但罗家庄老家谱因年代久远以及历史原因早已失存,现存的家谱只有家谱图,且都是各支系的家谱,只排列了部分先人的名讳,并无家谱序言等重要资料记载,更无祖先来源地之记载,人们之所以传言湖南迁来,可能源于《东莞西门罗氏族谱》和《赖、罗、傅联宗大族谱》中记载“战国时期,罗国匡正公第31世孙罗凌甫被封长沙侯,在今汨罗江一带恢复罗子国”的缘故。但因无据可查,无法证实。

3

       在弓村南罗家谱中有“漢唐以來,子孫布散於南北者甚夥。清溪亦其一派也。譽士之言曰:清溪固宗派。自先世宦遊三晉,乃家於西山之麓。晉之有羅氏,自是始。”“先世宦遊三晉,喬居西山之麓,遂家焉。”“溯吾氏羅,系出江西。先人宦遊三晉,遂於清溪卜宅,始有羅氏宗派焉。”等多处记载罗氏祖先来源,即罗氏祖先到山西做官,先在西山脚下叫清溪的地方安家,从此山西才有罗氏宗派,所以清溪是罗氏的祖宗之地,因此弓村第十代罗誉士称“余貫清溪人也”。又根据家谱中“久之,一派自西山徙居祁邑……在今會善村者是已”“又一派自西山徙居榆邑,以姓特名其莊”“嗣後一派居祁,村名會善,……一派居魏榆羅家莊”的记载可知,罗氏祖先定居西山,多年后有一派迁至祁县会善村,另有一派迁至榆次罗家庄。所以祁县会善罗氏和榆次罗氏(包括罗家庄罗氏和弓村罗氏)均为清溪罗氏的同宗派。而家谱中提到“羅姓本於顓頊封於羅,遂氏焉”,“溯吾氏羅,系出江西”,“按羅氏出古豫章郡,郡有邑曰'羅’”等记载,只是追溯罗氏的起源以及古罗国迁徙定居地之一的江西,因为豫章罗氏郡望就在江西,并非指山西罗氏祖先从江西直接迁至山西。

4

     弓村家谱多处提到“三晋”“西山”“清溪”,“三晋”即指山西,那么“西山”即指山西之“西山”,“西山是对太原境内西部山脉的泛称,属吕梁山系,几十公里的西山宛如一架巨长的名山屏风。从上兰村汾河出水口向南排开去有冽石山、崛围山、婴山、石室山、蒙山、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方山)、象山、庙前山(尖山)、蚕石山、苇谷山、银牛山、黑驼山、七苦山等。太原古称'龙城’,而西山是龙城太原的脊梁,为古晋阳龙脉之所在”。由此可以从“三晋”即山西缩小到“西山”即太原境内,又南罗家谱中提到“自先世宦游三晋,乃家于西山之麓”,又提到“先人宦游三晋,遂于清溪卜宅”,因此“清溪”必是山西太原境内之地。 但查古今地名录, 太原境内并无“清溪”这一地名。而太原带“清”字的地名,唯有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晋阳和榆次之部分地区建立的“清源”县,今为清徐县。但蹊跷的是,罗家庄二世祖的名讳正好是清和溪,与南罗家谱记载的祖籍地“清溪”二字完全相同,明显有怀念故土之意。

5

      查看弓村南罗家谱序的撰写时间,除第六篇为咸丰丁巳年,第七、八篇为中华民国年外,第四篇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所作,其余四篇均在南罗第十二代罗汝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考取进士前后所作,且家谱提及“羅氏故有家乘,明季逸於兵變迄今百三十年,無續輯之者”,“爰集吾宗族而謀之,令各自其祖父而上之所嘗記憶者相告語,因按世序而復編一乘,今成”。由此可知,南罗旧时有家谱,明朝失于兵变,至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一百三十多年无编续,值罗汝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考取进士之次年族人集合编纂了现存南罗家谱。

5

      弓村罗氏家谱多次提到从西山徙居时,一派迁至祁县会善村,一派迁至榆次罗家庄,充分说明祁县会善村罗氏与榆次罗家庄罗氏(包括弓村罗氏)为同宗派。而祁县会善村罗氏家谱中提到“先世传言:吾族与清源罗氏同宗,吾始祖与清源罗氏之祖,盖兄弟也。尝云清源,清源人亦如是云然。”清源罗氏家谱也有“后因人众,遂分都分甲,各立门户矣。又有宦游于京畿者,有作生意于省下者,有寄居于祁邱、崞县者。”“识之既稔,即当收罗,讵可视如异姓?如本邑西关、范家庄、拔奎村、常丰村,祁邑会善村,凡我同姓皆我同宗”,“祁邑会善村,素知为满祖一支,愚向合族公议,一日之祁邱而访宗族”等记载,而且有记载“于是两相公议,各造各谱。清邑、祁邑,交赠一谱。而清邑之环处乡里者,远迩咸集,共载一谱焉”,至今祁县会善村罗氏和清徐罗氏(即清源罗氏)各有对方家谱为证,所以,祁县会善村罗氏与清徐罗氏(即清源罗氏)是同宗派无疑。按照这样的推理,榆次罗氏与清徐罗氏(清源罗氏)同样也是同宗派。清源罗氏始祖及祖籍地,按照清源《罗氏家谱》“吾先祖根于蜀都,自后唐仕于青州仆射,即今梗阳也。因路远不能还乡,籍于白马一都。又本山岭下有坡地数十余晌,群峰环抱,形势宽阔,乃卜茔于斯焉”,始祖罗仲祥,四川成都人,后唐青州仆射,又“后人众分析,有迁于城南二者,有迁于城南三者,原系民籍,并无军匠等役。后又有分迁于城南一者,有尽忠于京畿者,有迁居于省城者,有迁居于崞县者,有迁于湖广、河南者,有留居于山乡者,尚有流于他乡不知者”。那么,榆次弓村南罗家谱中记载的榆次罗氏祖籍地“清溪”又当如何解释呢?

6

       另外,关于几位榆次罗氏祖先的名讳值得研究。一是罗家庄罗氏二世祖罗清、罗溪,与清源罗氏四世祖罗溢、罗演、罗满的名都是带“氵”的字;二是弓村南罗始祖罗奉先之父罗从善,与清源罗氏明代年代失考武举人罗择善、贡生罗众善、罗绶善以及清顺治戊子科武举人罗复善的名字最后都带有“善”字;三是《进士登科录》中记载的罗元吉之祖罗资,即罗家庄始祖罗通周,与清源六世祖罗贤的名都是带“贝”的字。除罗复善是明末清初人士,其他几位均生活在明代,是否为同宗同辈人需要进一步查证。

7

     研究榆次罗氏历史,任重而道远,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华夏子孙责任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