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茶喝了一段时间后,刷新了我曾经对茶单纯只是饮品的认知,这个体会,在茶经里得到新的认证。 ![]()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品质呢,“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
![]() 再读茶经,越读越欣喜,越读越惭愧。 一是更觉自己浅薄无知,今日看茶经所载,才知叶子老师建立前无古人的茶医体系,有着强大的学术印证和实践支撑。茶的品种树龄、产地环境、生长规律、采摘加工、仓储转化千差万别,茶的品质优劣、归经性味、茶具茶器、泡煮方法等等也各有不同,饱吸天地精华灵气,承接日月阴阳补给,茶能治万病,诚不虚也。 二是明白了叶子茶为啥命名为慈善叶子、天下甘露。醍醐、甘露,皆为古人心中上妙之供品。醍醐乃酥酪上凝聚之油,味极甘美。常说听君一席言如醍醐灌顶,可见从一席言谈中汲取了多少美味营养。甘露是露水的意思,古人说它是“天之津液”,慈善叶子,真的如天下甘露,遍洒人间。叶子总说愿天下无病,有病者得遇良医,他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千以计数疗愈的案例,互联网的记忆可证,只要你读懂它善用它,茶,就是守候在你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良医。 ![]() 三是对经典著作常读常新有了新的感悟,古圣先贤,他们的智慧如大海如天空深广莫测,见仁见智、见深见浅、读懂几分、受益几许,全看自己的修为与道行。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 茶是好,但是假如采的时节不对,制造又不精细,而且还掺杂了野草,喝了就会生病。饮茶也会喝出毛病,就像人们吃人参吃不对也会生病。人参是珍品,虽大补,但也有虚不受补的情况。虽贵为人参,有时也会对人有害,同理,茶叶喝不对,同样也会使人体受到损伤。茶圣将“茶与人参”相提并论,足见茶之珍贵。参、茶均可补人益人,同样可伤人害人。 今日晨读,让我对叶子老师叶子茶的殷重之心,更增几分,也越发明了自己有多么孤陋寡闻。学无止境,求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挥挥老拳,给自己加把劲儿! ![]() 只是,再看书柜顶上那排列整齐的千军万马心里就变了滋味儿,谁知道呢?当下的农残茶,非时茶,台地茶,灌木茶,以次充好茶,以幼充老茶,不干不净茶,凡此种种,良莠不齐,瞬间觉得不香,此前两相宜,此刻想逃离。 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