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郝福和 2025-05-02

引言

五万多人,不是战场中厮杀死去,而是被关进一个峡谷,然后一车车运去执行,一批批射杀,再一具具焚烧,最后推入长江任其漂流。这不是战争,这是屠宰场。

但草鞋峡的恐怖,并不止在“杀”,更在于杀之前怎样堵死生路,杀之后怎样抹去痕迹。

而最不该被忘记的,是在枪口下,还曾有人怒吼暴起,冲垮日军机枪阵地,打出南京大屠杀中最强烈的反抗。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不是“射杀”,是“流程化灭绝”

1937年12月18日夜,南京幕府山西侧的草鞋峡,彻底变成一座“封闭式屠宰场”。

这不是一个战场,没有对抗,没有交火,只有被武装日军驱赶、绳缚、押解的成千上万中国人,被逐批投入一个名叫“清理行动”的屠杀流水线。

在前两天的集中行动中,日军陆续将被俘士兵、青壮民夫、平民男丁从南京城各处押送至草鞋峡。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据《侵华日军南京战犯供述》记载,截至18日晚,囚禁人数高达5.7万人。这些人被赶入峡谷底部,东靠石崖,西临长江,南北两端以沙包封堵,彻底断绝生路

夜幕降临,第一批运送开始。每车押送四五百人,战犯笔录中称这些人“已无识别价值”,意为:杀不杀,不需再说明理由。

清理流程可谓“标准化作业”:先剥衣物与鞋袜,防逃跑;再点位列阵,每人背对枪口、间距均等;随后机枪交叉扫射,从左右两翼向中间集中火力,确保不漏死角。

刺刀负责“补漏”,凡有呻吟者再行突刺。死者堆积至谷底,多达数千具尸体堆高至1.2米,用汽油焚烧。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处理完毕后,尸灰与残骸被推土机推至长江岸边倾倒入江,或由载重车运送至下游江堤倾倒。据镇江渔民口述,当时江面“漂着像烧柴后的骨碴”,“江水两侧浮油冒烟”。

执行部队使用了十余挺九二式重机枪,三辆军火运输车、一组简易焚尸炉与油料掩体

整场屠杀如一套工艺流程,从人群压缩、火力分区、后勤处理,到景观恢复,全无情绪,仅讲效率。

这是一次系统性灭绝行动。不同于战场对峙,它甚至不以打击为目标,而是以“清除与否认”为目的,把人当作数字、把杀人当作流程。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在南京大屠杀所有罪行中,草鞋峡事件是最具“技术特征”的一场“人间处理计划”。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屠杀,是第一次有人暴动

然而,在这片“流程屠杀地”里,人群并没有像屠夫期待的那样沉默无声。

在被围困的四天里,草鞋峡爆发了两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反抗行动,它们不但打破了“无力反抗”的历史标签,更直接改变了屠杀的节奏。

第一次暴动发生在12月16日夜。当时营地一侧仓库突发火灾,夜色中火光冲天,照亮整个峡谷底部。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火源不明,但这场混乱被囚者视为“天赐窗口”。有数百名士兵突起反扑,借火势掩护冲向西南角封锁口。他们用破布、门板绑身,用尸体堆出跳板,试图翻越沙包和铁网。

这一轮反扑持续近二十分钟,部分人冲出峡谷,但大多数遭日军机枪拦截。血水沿山坡汇流至沟底,一夜之间,衣物、弹壳、尸骸遍地。日军事后加固所有出入口,改用三层封锁,强化“内部静默”纪律。

但这并没吓退所有人。第二次暴动爆发于12月17日傍晚,人数更多、计划更密集。日军正调配人员进食,哨岗松懈时,几百名士兵与难民合力发起突袭,目标直指北侧机枪阵地。

据幸存者回忆,这次暴动“不是盲冲”,而是“有哨声、有接力、有遮挡”。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有人扛门板做盾、有人抛砖开道,成功击破两挺机枪位,有日军士兵当场阵亡。甚至有日兵误认为自己遭伏击,互相射击,场面一度混乱失控。

突围虽最终失败,但这场暴动对日军造成巨大心理震动。他们认识到,这些囚禁者并不是温顺等待命运的羔羊,而是一群有组织、有判断、有行动意志的士兵与百姓

屠杀之所以在第二天骤然爆发,不是临时决定,而是一次“挫败后全面报复”。草鞋峡的屠刀,是在暴动后才彻底举起的。

不是没有人知道,而是有人不想你知道

这么大规模的屠杀,这么猛烈的反抗,为什么几乎从未出现在教科书、文艺作品、甚至公众记忆里?不是因为没资料,而是因为,草鞋峡的惨案被系统“打包封存”了。

屠杀之后,日军马上着手“消音”。调派清理工兵,焚毁遗物,填埋焦尸,用碎石与泥沙掩盖尸坑。营地表面恢复如初,并立“军用重地 禁止入内”之牌。

同时,执行屠杀的日军部队三天后被调离南京,由另一番号接手,直接切断责任链。而大多数“在场者”是临时征调民工,战后无从查证。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更深一层的掩盖来自战后。东京审判虽系统审理南京大屠杀,但草鞋峡一案卷宗散布于战俘管理、后勤转运、军政调配等数十个文件中,被定为“次要附案”,未作集中处理。

在国内,草鞋峡遗址多年荒废,杂草丛生,无碑无志。直至1985年,民间学者推动才设立第一块小型纪念碑,且数次遭洪水掩埋、施工移位。

草鞋峡之“被忘记”,不是时代遗憾,而是历史策略。这场屠杀太彻底、反抗太真实、痕迹太密集,反而被“处理掉”,从而最大程度回避追责、冲淡记忆。

可是烧焦的骨头不会沉底、刺穿防线的石头不会失声。这场屠杀本不该沉默,这些反抗者也不该无名。

他们不是数字,是烈士。

草鞋峡屠杀有多残忍?五万余人惨遭射杀,尸体被烧焦丢到江里

他们留在江边的不止尸骨,还有呐喊——历史不能避开草鞋峡,否则就是避开了人类底线。

参考资料:

南京大屠杀中的草鞋峡暴动.大江南北.2020年12期

1937年5万余人曾在南京草鞋峡遭侵华日军射杀(图).南京日报.2014-11-25

南京大屠杀暴行现场探访:全城杀人最多之地草鞋峡至今荒凉.新华网.2014-1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