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钱超 魏天 单位 | 深圳市盐田区海云社会工作服务社 一、案例简介 铁岗社区是一个充满烟火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的社区,人口规模稳定在2万左右。 深入剖析2023年社区网格数据,年龄处于1-13岁这个关键成长阶段的居民数量达到1970人,而14-18岁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则有3244人。 在这些孩子当中,社区内流动儿童青少年群体规模不容小觑,大致在2000人左右,在册困境儿童约100人。这些困境儿童有的来自单亲家庭,经济捉襟见肘;有的因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生活负担沉重。 社区社工秉持专业精神,通过发放问卷广泛收集数据、与孩子及其家长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仔细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到这些儿童面临着家庭经济困难、个人成长与发展受限等棘手问题。 为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这些难题,铁岗社区社工团队经过多轮研讨、精心策划,最终成功开展了 “幸福小社区、陪伴共成长” 关爱困境、流动儿童成长项目。该项目犹如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 (一)经济援助的多维实践为切实缓解社区流动、困境儿童青少年的经济压力,社区社工积极奔走,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能力。 一方面,与各类社会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争取他们的资金支持与物资援助;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基金会,详细阐述困境儿童的现状,成功申请到专项救助资金。同时,针对患有重大疾病的儿童,链接重大疾病关爱基金,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大病救助款项。在助学资助方面,通过设立专项助学金,为困境儿童解决学习费用难题,从书本费到学费,全方位予以保障,助力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 ![]() 图一:经济援助的多维实践 (二)以专业匠心,雕琢个案帮扶之路社会工作者在项目中精准定位个案管理者角色。针对个别问题较为突出的服务对象,比如性格极度内向、因家庭变故产生严重心理创伤的孩子,社工深入其家庭环境,与孩子及家长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学习状况以及家庭关系等具体情况。依据这些详实信息,制定极具个性化的帮扶计划。 计划涵盖心理辅导、经济援助、学业提升、社交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并且社工定期对帮扶效果进行评估,依据孩子的实际变化适时调整计划内容,确保帮扶计划始终精准有效,助力孩子逐步走出困境,实现健康成长。 ![]() 图二:以专业匠心,雕琢个案帮扶之路 (三)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强大合力 为给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帮助,铁岗社区社工积极与社区妇联、民政、志愿者、社会组织、慈善资源、未保中心等多部门紧密联动。 社区妇联发挥其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困境儿童家庭中的女性家长提供心理疏导与权益保障咨询服务;民政部门则从政策层面出发,为符合条件的家庭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等救助政策;志愿者们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为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社会组织带来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如绘画、音乐、手工等,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慈善资源持续注入资金与物资,为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提供物质支持;未保中心凭借专业的儿童保护知识与经验,为困境儿童提供安全保护指导与心理支持。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推动社区困境儿童的成长关爱工作。 ![]() 图三: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强大合力 (四)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与推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履行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社区社工为家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定期举办家长教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分享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内容涵盖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等。同时,组织家长交流活动,让家长们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与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此外,还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专业的建议与指导,助力家长提升教育能力。 ![]() 图四: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与推进 二、主要做法 项目将服务对象精准聚焦于民生兜底保障对象中的困境、流动儿童青少年,深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在介入手法上,主要采用社区、小组、个案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维度对服务对象实施专业干预。 在意识培养方面,通过社区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向孩子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在能力提升上,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在个案帮扶中,针对每个孩子的独特问题,制定专属方案。 项目构建了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服务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核心支撑,以社会慈善资源为重要补充的服务行动框架。积极探索“社工 + N” 模式(“ + 妇联”“ + 社区民政”“ + 儿童主任”“ + 志愿者”“ + 社会组织”“ + 慈善资源”“ + 未保中心”),致力于构建多方联动的困境儿童社会支持和服务网络。 通过定期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服务计划与资源分配,搭建起一个有力支持困境儿童的平台,为困境儿童服务工作的长效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服务成效 “幸福在身边” 幸福小社区-铁岗社区困境、流动儿童关爱项目自开展以来,累计服务159人次。这一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孩子和家庭发生的积极改变。同时,项目在社会影响、社区环境、服务对象层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如下: (一)特色主题服务为困境儿童青少年成长助力通过开展“情感与感恩教育”“自信心与归属感提升”“科普知识普及”“安全防护教育”“心理健康支持”“体育运动与健康” 六大主题服务,成效显著。 在个人层面,原本自卑、内向的困境儿童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有效改善了社会边缘化的状况,成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例如,服务对象小明(化名)原本因家庭贫困而极度自卑,通过参与自信心提升课程,如今在学校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在家庭层面,一系列亲子活动促进了困境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有力推动了亲密关系的建立。 在同辈支持层面,小组活动让困境儿童与同辈群体有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他们学会了分享、合作,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在社区层面,社区服务参与平台的搭建,让孩子们积极参与社区环境美化、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社区参与意识,充分回应了困境儿童发展和社会参与的需求。 (二)“1+2+N” 服务模式夯实民生保障“1” 指一个特色服务项目,即 “幸福小社区、陪伴共成长” 项目;“2” 代表社区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两者相互协作,为项目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与专业支持;“N” 意味着多部门合作,以此构建多方联动的困境儿童社会支持和服务网络。 项目自运营以来,精准聚焦并切实解决民生兜底保障对象的实际问题。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扶贫建档立卡家庭儿童、遭遇突发事件、患有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困难陷入困境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经济援助、个案帮扶以及照顾者的喘息服务。许多家庭在经济援助下,生活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孩子们在个案帮扶中,逐步克服心理与学习上的困难;照顾者也在喘息服务中,得到短暂的休息与调整,有了更充沛的精力照顾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