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肌训练:大重量低次数 vs 轻重量高次数,哪个更有效?

 千里马33738602 2025-05-02
在健身房的力量区,总能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训练场景:
一边是壮汉举起杠铃发出低吼,每组只做 4-6 次;
另一边是训练者用轻重量哑铃反复弯举,每组做到力竭。

“大重量出肌肉” 和 “高次数泵感足” 的说法流传已久,但增肌效果的关键究竟在于重量还是次数?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大重量低次数还是小重量高次数更适合于增肌?

01

肌肉生长的底层逻辑

肌肉hypertrophy(增肌)的本质是在刺激下修复并生长的过程,主要依赖三种核心机制:

(1)机械张力(Mechanical Tension)

肌肉在承受外部负荷时所受到的拉伸力。重量越大,更多的肌纤维将参与到收缩过程中,从而产生更大的机械张力。

机械张力就代表大重量低次数的那些训练组(1-5下),直接利用训练负荷给肌肉施加足够大的训练张力。

(2)代谢压力(Metabolic Stress)

轻重量高次数训练(如 12-15 次 / 组)会导致肌肉内代谢产物(如乳酸、肌酸)堆积,引发局部肿胀,有助于促进肌肉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如线粒体数量的增加、提高肌肉的耐力和能量效率。

代谢压力则是代表了小重量高次数的训练组(12-30下),你通过不断累积肌肉细胞中的代谢产物来刺激肌肉增长。

(3)肌肉损伤(Muscle Damage)

无论是大重量还是高次数,超过肌肉适应范围的刺激都会导致肌纤维微撕裂或微小损伤,触发了肌肉的修复过程包括卫星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及肌纤维的修复和重建。

在修复过程中,肌肉会通过超补偿机制,使修复后的肌肉比原来更加1强壮,从而实现肌肉肥大,即增肌。

肌肉损伤则是代表了中等重量的训练组(6-12下),你通过做好离心控制来给肌肉带来微小撕裂,从而促进肌肥大效果

所以答案就是想要最大化增肌,这三种训练都要做!

图片


02

大重量低次数

大重量低次数训练,通常每组重复1 - 5次,负荷较大,融创使用80%-90%的1RM。这种训练方式侧重于提高力学张力,对发展力量和速度效果显著。

其中,1RM是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动作(如深蹲、卧推、硬拉等)中仅能完成一次的标准动作的最大重量RM的使用具体可参考一文读懂!健身 RM 知识全科普

然而,大重量低次数训练也存在一些局限。

过多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神经疲劳,还可能遇到增肌瓶颈。而且,大重量训练每组的休息时间较长,往往需要5 - 10分钟,这不利于增肌。

同时,使用大重量会增加急性损伤(如肌肉或韧带撕裂)的可能性,对关节和结缔组织会造成极大冲击,即便长期大重量训练的人增肌很快,但受伤概率也显著增加。

但如果你是新手或者身上有伤,还有年龄偏大的健身爱好者,建议你还是从小重量开始,先建立正确的动作和发力模式


图片


03

轻重量高次数

轻重量高次数训练,一般每组重复15次以上,负荷相对较小,通常使用 40%-60%1RM。其更注重容量,能提高代谢压力和肌肉耐力。

高次数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在长时间内承受负荷的能力,提高整体运动表现,适合中低强度的训练目标,对关节和身体的负担较小,减少受伤风险。

不过,轻重量高次数训练也有不足之处。与较低重复次数和较大重量相比,它对于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的发展效果较差。且神经系统无需调动最大潜能,难以突破力量阈值,可能陷入 “练得多但长得慢” 的困境。

不断重复高次数的动作会增加过度使用损伤的风险,例如肌腱炎。如果没有保持正确的姿势或在锻炼之间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就会加重损伤。

记住:最无效的训练不是重量或次数的选择,而是重复做身体已完全适应的动作,无论什么重量,走的更远,不受伤才是关键。


公众号呐运动健身

分享学习生活记录,科普健身运动背后原理

让你科学、全面地学会健身运动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