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收到了一位家长的留言,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这段留言能带来哪些教育细节和实践上的启示—— 1.陈老师,我发现最近孩子在做五上校外阅读理解题时,正确率提升了很多,最多就只有一个点没答全的情况。 这句话表明,学生除了跟我的课之外,还在做其他的阅读理解题来加强巩固。 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仅仅局限于目前学习的内容,而是积极寻求更多的练习和挑战。 注意,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更多的挑战,而基础尚未扎实的同学则应先学好课程内的相关内容。 对于学习来说,明确优先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内容都还没有弄明白,那么首先应该集中精力去弄清楚这些内容,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更多的学习量。 “正确率提升了不少”这一表述说明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特别是通过批改作业和及时给予反馈来帮助孩子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检查了孩子的作业,指出了其中的错误。 除了批改之外,家长还及时给予了孩子反馈。这种反馈包括对孩子错误的解释、如何改进的建议以及对孩子进步的肯定。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孩子迅速纠正错误认知,避免在后续学习中重复犯错。 这一点,我从家长的下一句话得到了验证。 2.每次做了题和她一起分析题型,规范、积累答题术语。 划重点,“每次”“和她一起”。 “每次”,说明只要做了题都会进行分析,表明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个稳定且持续的学习习惯。这种稳定性对于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孩子建立起一种预期:做完题后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反思和学习的开始。 通过“每次”的分析,孩子可以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这种持续性的改进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 “和她一起”,显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紧密合作。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通过与孩子一起分析,家长可以直观地看到孩子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难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和需求。 有了对孩子学习状态的深入了解,家长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指导往往是基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此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他们这个年级句段作用题和含义题占了很大比例,前几天又用您总结的含义题/作用/赏析题再回顾、总结,真的进步了不少。 注意“又用”,这表明孩子不是一次性地学习完知识点和题型后就放任不管,而是会定期地回顾和总结。 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符合记忆曲线和学习规律,能够帮助孩子巩固和加深理解。 通过回顾和总结,孩子可以重新激活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巩固它们在脑海中的印象。 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再思考的过程,孩子可能会发现之前忽略的细节,或者对某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回顾和总结不仅是为了巩固已知,更是为了发现未知。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之前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或者在做题时存在某些固定的错误模式。 这些都是宝贵的反馈,可以指导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精准地发力。 4.昨天有个写评语的题,不就是类似暑假《樊锦诗》的颁奖词吗?这在以前是不会的,现在也只差了一点精神品质没写到,真真实实看到的进步。 “不就是类似……吗?”,家长提到孩子在做写评语的题时,能够联想到之前学过的《樊锦诗》的颁奖词,这表明孩子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了提升。这种能力对于孩子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思考至关重要。 孩子能够在做写评语的题目时,迅速联想到之前学过的《樊锦诗》颁奖词,这说明他/她能够识别出不同情境下的相似性,这是知识迁移的基础。 孩子不仅回忆起了《樊锦诗》的颁奖词,而且尝试将这种写作风格和结构应用到新的评语写作中。这种将已有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是知识迁移的核心。 具备知识迁移能力的孩子,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因为他们能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5.昨天把《樊锦诗》的颁奖词又拿出来复习。 “又拿出来复习”,家长在孩子取得进步后,仍然拿出《樊锦诗》的颁奖词进行复习,这体现了持续复习的重要性。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而持续复习则是巩固记忆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回顾和重复已学过的内容,孩子能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从而更牢固地掌握它们。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新知识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持续复习,孩子能够确保自己牢固掌握了之前学过的内容,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孩子在学习新知识时就能够更加顺利,不会因为基础不扎实而遇到困难。 6.概括题、鱼骨图都很少错误。 概括题和鱼骨图题型都是对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验。从家长的反馈来看,孩子在这两种题型上表现优异,很少出错,这反映了孩子在理解、分析和概括等方面的显著进步。 除去天赋因素,我发现优秀的孩子在学习方法上往往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技巧,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效学习的基石。 稳定且持续的学习习惯是优秀孩子共有的特点。这种习惯包括定时复习、有计划地学习、以及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等。 这种稳定性和持续性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高效的学习节奏,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当然,还有与他人的紧密合作、出色的知识迁移能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工具等。 还有一点! 家长的陪伴也是优秀孩子背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点。 家长的陪伴不仅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还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1.家长的陪伴有助于建立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当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和鼓励,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学习。家长的陪伴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重要且有趣的事情,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 2.家长的陪伴能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给予适时的引导,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防止他们因为困难而放弃。这种即时的反馈和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家长的陪伴还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讨论和分享,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得到加强,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这种亲密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进而促进他们在学业上的积极发展。 经常有人让我指导怎么教孩子,其实我想说方法分享过不少,只是很多人并非不知道正确方法,而是知道了也不愿意做,或者做了,没坚持继续做,又或者是在陪伴和其他事情的天平上,选择了倾斜。 的确,这些方法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甚至需要家长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因此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 是的,家长很辛苦,不仅需要应对职场上的挑战,还要肩负起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虽然我还没为人父母,但是我的爸妈也是为我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关爱,都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其实,从决定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意识到这将是一段充满爱与付出的旅程。我和你,你们都会始终坚守着对孩子的爱和责任,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充实地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以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