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抖音里,我遇见了曾经的自己

 只为看见更多 2025-05-02 发布于广东


五一假期的午后,我躺在沙发上刷着抖音。手指机械地滑动,直到一个视频让我猛地坐直了身子——画面里那个农民工大叔,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站在超市货架前犹豫不决的样子,像一记闷棍狠狠敲在我心上。


"一百块钱能买啥?"博主问他。

大叔搓着粗糙的手掌,最后只挑了瓶最便宜的洗发水和一块肥皂。剩下的钱,他买了些果冻饼干。"给家里孙子带的,"他咧开嘴笑的时候,我看见他缺了一颗门牙,"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孩子跟着我们老两口。"

我的刷视频的手指突然刷不动了。

这笑容太熟悉了——二十年前,我爸站在县城供销社的柜台前,也是这样笑着跟售货员商量:"能不能给挑个厚点的作业本?孩子写字用力。"那时我总嫌他磨蹭,却不知道他口袋里那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要撑到下次发工资。

看着这些视频,我突然很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那种冷冰冰的人,害怕我的孩子将来也会用嫌弃的眼神看我"老土"的节俭。更害怕身边的亲人朋友,渐渐都变成那种对别人的苦难视而不见的人。这个世界已经够冷了,如果连我们最亲近的人都失去温度,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视频里,大叔坐在马路牙子上啃冷馒头的样子,让我胃里一阵绞痛。记得有年冬天,我爸冒着大雪走十几里山路来学校给我送棉鞋。我问他吃午饭没,他拍拍肚子说吃过了。后来我才知道,他饿着肚子走回去的,就为了省下两块钱的车费。现在的我,给儿子买双鞋都要挑名牌,却忘了告诉他,这世上还有人连鞋都穿不起。

往下刷,又看见个卖菜的老奶奶。佝偻着背蹲在市场角落,面前摆着几把发蔫的菠菜。博主想多给她二十块钱,老人急得直摆手:"这菜不值这么多!"最后买了碗牛肉面给她,老人捧着碗的手抖得像风中的枯枝,混浊的眼睛里汪着泪。

这让我想起外婆临终前,还惦记着欠隔壁王婶的五块钱鸡蛋钱。

我媳妇过来瞅了一眼:"哟,看哭啦?"我抹了把脸,才发现手心都是湿的。她撇撇嘴:"这些拍视频的,不就是为了红嘛?"我突然很认真地看着她:"就算是吧,但至少他们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些需要温暖的人。你说,要是哪天咱爸妈在街上需要帮助,你是希望遇到冷眼旁观的人,还是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最戳我心窝子的,是那个邀请路人同游的博主。他没选漂亮姑娘,没找搞笑大叔,偏偏找了个在景区摆摊的单亲妈妈,她还带着自闭症女儿。视频里,妈妈说起女儿第一次叫"妈妈"时,眼里闪着的光,跟我妈当年说起我考上大学时的眼神一模一样。我在想,要是我妹妹哪天遇到困难,是希望周围人都冷眼旁观,还是能有人帮一把?

夜深了,我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手机突然亮起,是我爸发来的语音:"五一回来不?你妈腌了你最爱吃的咸鸭蛋,都流油了。"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三个月前?半年前?每次打电话都说忙,可到底在忙什么?忙着跟客户喝酒?忙着刷那些无聊的短视频?

现在的我,住着两百平的大房子,开着三十多万的车,却开始嫌弃地砖不是进口的,车子不是最新款。多可笑啊!二十年前,我们全家挤在十平米的平房里,冬天烧煤炉子取暖,我爸总把最暖和的位置让给我写作业。

我真怕有一天,我的孩子也会这样忘记我们曾经的艰难。

这些视频像面照妖镜,把我这些年的忘本照得无所遁形。那些在生活重压下依然挺直腰板的普通人,他们龟裂的手掌、晒得黝黑的脸庞、淳朴的笑容,都在抽我的耳光:你小子,忘了自己是从哪个泥坑里爬出来的了?

最让我破防的是评论区。没有键盘侠,没有杠精,全是暖心的留言:"大叔指甲缝里的泥让我想起我爸"、"想给我爷买双新鞋"、"博主好人一生平安"。有人直接打赏,有人说要寄特产给视频里的老人。

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温度,才是这个社会最该有的样子啊!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成为这样有温度的人,更希望他身边都是这样温暖的人。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我抓起手机给我爸回消息:"爸,我明天一早就回来。空调装好了吧?这次别又说吹不惯,您老关节炎最怕潮。"发完又补了句:"我给妈买了包包,您要是敢说浪费钱,我就...我就把您偷藏私房钱的事告诉我妈!

在这个满是滤镜的时代,谢谢这些不完美的真实镜头,它们像一把生锈的钥匙, "咔嗒"一声打开了我心里那把积灰的锁。或许我们都该时不时看看这样的视频,提醒自己:别飘,你也就是个普通老百姓的儿子。更要提醒自己,要永远做个有温度的人,也要让身边的人保持这份温度。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不会变成一个冰冷的钢筋森林。

愿我们永远记得来时的路,愿我们的心永远保持柔软,愿我们身边的人都能互相温暖。这样,等我们老了,这个世界还会是个有温度的地方。

-End-

👆只为看见更多👆关注与加星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