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石

 柳谙花茗 2025-05-02



在古人看来,顽石汇聚了自然之“元气”,天赋其刚毅介洁的美德。孔子曾以白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品性来规诫弟子,希望他们不要被外界污染。明人林有麟称太湖石为“骷髅石”,形容它枯寂残朽却不失铮铮傲骨,历经千万劫而不屈服,让人不由对脆弱的生命又兴一番感慨。陈眉公说“石令人隽”,对石能不朽的羡慕无以复加,老人淡泊的心境也隐然可见。


太湖石原产洞庭西山水之滨,色泽以青、白为主,形兼透漏皱瘦诸美。正如范成大《太湖石志》所载石出西洞庭,多因波涛激湍而为嵌空,浸濯而为光莹。是吴中佳山水赋石以灵性。两宋以后,水太湖已不多见,好事者转而进山寻觅山太湖。中唐重臣牛僧孺酷爱收罗天下奇石,太湖石更是其藏品中的精华,在《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呈梦得、乐天》中,他作了这样的形容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带雨新水静,轻敲碎玉鸣。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萦。近水摇奇冷,依松助澹清。湖石毕竟是水的精灵,刚劲中不乏清润。刘梦得(禹锡),白乐天(居易)二公都曾在吴中为官,对水城苏州充满感情,刘、白诗名天下传,太湖石的美妙在他们眼中是不可多得的诗材。


湖石妙品诸如米家宝晋斋遗物石丈人,赵松雪旧藏莲花峰,或潇散烂漫,或清朗超尘,大抵皆如人品。再说苏州那两座花石纲遗珍,冠云峰维纳斯般婀娜的曲线让人印象深刻;瑞云峰突兀灵通中带着云气舒卷的动感,纯天然之美石,只有经过历史风云的磨琢,才能养出无比浑厚的气质。随着元明清以来园林艺术的发展,湖石与园林的结合更为紧密。苏州园林的经典假山通常取黄石为基,接以湖石,花木苍苔点缀其间,一体浑成,于瑰奇中见天趣。推窗翠嶂迎面,凭几供石可人,湖石的身影在园林中随处可见,体现了园主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石之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如观嵩少而面龟蒙,坐生清思。杜绾《云林石谱》)。案头置太湖供石,洁白其色,钝拙其形,沉稳如山岳,虽一拳之微,能纳千峰之秀;又如相对默坐的禅友,闲来静观摩挲,是人石之间无言的交流,日久而默契渐生,乃至两相忘怀。不知不觉,人也感染了顽石沉静厚重、憨然无邪的君子之风,古语云仁者乐山,这份大仁大爱,可以在品石中慢慢养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