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图片 第13兵团: 解放军第13兵团成立于1949年3月,其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隶属于第四野战军建制,辖第38、47、49军。 司令员:程子华(未授衔,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黄永胜(上将),邓华(志愿军)。 政委:肖华(上将),莫文骅(中将),邓华(兼)。 副司令员:李天佑(上将),彭明治(中将),刘震(上将),洪学智(志愿军),韩先楚(志愿军)。 副政委:吴法宪(中将) 参谋长:彭明治(兼),曾国华(中将),解方(志愿军)。 政治部主任:刘道生(中将),吴法宪(兼),杜平(中将)。 1950年6月,第13兵团与第15兵团番号及司令部人员互换,10月第13兵团入朝作战。1958年志愿军全部回国后,第13兵团番号随即撤销。 ![]() 程子华 第14兵团: 解放军第14兵团成立于1949年4月,隶属于第四野战军建制,辖第39、41、42军。 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政委:莫文骅(中将)。 副司令员:黄永胜(上将)、刘震(上将)。 副政委:吴法宪(中将)。 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兼)。 1949年8月第14兵团番号撤销,所辖各军划归其他兵团指挥,兵团机关改组为空军司令部。 ![]() 莫文骅 第15兵团: 解放军第15兵团成立于1949年4月,隶属于第四野战军建制,辖第43、44、48军。 司令员:邓华(上将),黄永胜(上将)。 政委:赖传珠(上将)。 副司令员:洪学智(上将)、贺晋年(少将)。 参谋长:洪学智(兼)、李作鹏(中将)。 政治部主任:肖向荣(中将)。 1951年4月第15兵团番号撤销,兵团机关改组为华南军区。 ![]() 黄永胜 第18兵团: 解放军第18兵团成立于1949年2月,其前身是华北军区第1兵团,辖第60、61、62军,先后隶属于中央军委、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建制。 司令员:徐向前(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周士第(上将)。 政委:徐向前(兼)、周士第(兼)。 副司令员:周士第(兼)、王新亭(上将)、陈漫远。 副政委:周士第(兼)、王新亭(兼)。 参谋长:陈漫远(未授衔,后任农垦部副部长)。 政治部主任:古月光(未授衔)。 1950年4月第18兵团番号撤销,所辖各军分别组成川西军区、川北军区、西康军区。 ![]() 陈漫远 第19兵团: 解放军第19兵团成立于1949年2月,其前身是华北军区第2兵团,辖第63、64、65军,先后隶属于中央军委和第一野战军建制。 司令员:杨得志(上将)、韩先楚(志愿军)、黄永胜(志愿军)。 政委:罗瑞卿(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李志民(上将)、旷伏兆(志愿军)。 参谋长:耿飚(未授衔,后任国防部长)。 政治部主任:潘自力(未授衔,后任陕西省委书记)。 1951年2月第19兵团入朝作战。1958年4月回国后,兵团机关改组为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 ![]() 耿飚 第20兵团: 解放军第20兵团成立于1949年1月,其前身是华北军区第3兵团,辖第66、67、68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 司令员:杨成武(上将)。 政委:李井泉(未授衔,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天焕。 副司令员:唐延杰(中将)、文年生(中将)。 副政委:李天焕(中将)。 参谋长:唐延杰(兼)、文年生(兼)。 政治部主任:李志民(上将)、向仲华(中将)、甘渭汉(中将)。 1950年8月第20兵团番号撤销,所辖各军直属华北军区建制,兵团机关改组为公安部队领导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