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袭西柏坡 阴谋可没想到,很快下人就告诉他,共产党的新闻广播已经发布,广播清清楚楚的表示,蒋介石和傅作义想要来偷袭,甚至还集中了94军三个师,如此精确的数字足以让郑挺锋慌乱,这么以来就说明了我党已经确定了老蒋和傅作义的阴谋. 更离谱的是,毛主席的新闻稿中还强调了这些国民党配备的武器汽车等等,几乎一丝不差.另一边蒋介石也听到了广播,他惊愕的站在原地,原本以为是绝密的作战计划,可没想到居然已经被毛主席等人发现了,傅作义表示,其实打从一开始国民党就输定了,可蒋介石却没想要放弃,本想着偷袭,可没想到被发现了,那就干脆强攻.傅作义也只能命令郑挺锋照办,郑挺锋非常无语,这样的进攻等同于自杀,傅作义又何尝不知道呢,可蒋介石天天监视傅作义,生怕傅作义有个其他的想法,面对国民党大军进攻,我党该怎么办呢? ![]() 偷袭西柏坡 1948年,毛主席带领着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一起到了西柏坡,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成为了全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傅作义拿上十万大军,想要偷袭西柏坡,结果没想到这个计划还是泄露了,我党很早就知道了傅作义这个计划,当时在西柏坡的我党同志认为必须撤离,害怕这个地方力量薄弱,会真的遭到了国民党的痛击,但毛主席却气定神闲,他表示一定要给傅作义一点颜色看看,毛主席的话让周围的人很蒙,但是伟人的聪明才智自然是真的,没错毛主席当时已经决定为傅作义摆出一道空城计. 在毛主席的部署下,毛主席写的一篇文章广播出来,表示动用一切力量,歼灭可能会对石家庄进扰的敌人,而且这篇文章写的,让蒋介石和傅作义都傻眼了,没想到他们的行动早就被毛主席发现了,如果按照计划继续进攻,这不就是要羊入虎口吗,于是蒋介石和傅作义决定停止这次进攻计划,浩浩荡荡的部队刚刚到了北平,又撤了回来,毛主席这一出空城计败给了国民党的十万大军.有人说傅作义其实只是不想南撤,但不是真的想要启动这个计划,他何尝不知道这个地方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谁来谁都会折损巨大兵力,傅作义自然不会真的这么办. 郑挺锋上阵![]() 郑挺锋 蒋介石生气大怒,大骂郑挺锋和他的兵团都是瘪三,傅作义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顺着蒋介石的话说确实上上下下都是瘪三,蒋介石恨铁不成钢,希望傅作义鼓励郑挺锋稳定住,前方是没有共军主力的,不要被共产党的新闻稿宣传迷惑了,傅作义表示,现在不是冲锋陷阵的时候了,因为共产党的主力军也在朝着西柏坡靠近,怕是已经来不及了,听了这话以后,蒋介石只能坐下陷入沉默之中.而共产党也确实是这样,哪怕冰河中如此寒冷,共产党人也只能忍受寒冷刺骨来渡河,这样的革命精神无疑是不错的,正是因为有这些热血男儿,蒋介石和傅作义的阴谋彻底被打乱了,老蒋如今也只能欲哭无泪. 其实偷袭西柏坡这个计划,本来是没有启动的,但是当时锦州失守,这对于老蒋和国民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噩耗,大规模的国民党都开始撤退,而华东野战军也在大规模的向南运动,老蒋再三思索,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傅作义放弃华北,让傅作义的六十万大军南撤。 ![]() 郑挺锋 可傅作义却不这么想,傅作义从来都不是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他有自己的想法,更是在乎自己在华北的地位,如果到了南方,自己就要过上寄人篱下的日子,傅作义并不想要,可老蒋再三催促,眼看没办法拖延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此前华北缴总司令部收复石家庄,偷袭西柏坡的作战计划,一直也没有实施,随后傅作义就将这个几乎告诉了蒋介石,不想南撤是为了能够再次取得一个胜利,他表示如果派遣机械化快速兵团的十万大军联合阎锡山出其不意,一定能够使用两天拿下西柏坡,同时收复了石家庄,老蒋确实被说动了,不仅同意傅作义暂缓南撤,甚至还批准了十万大军偷袭西柏坡的作战计划。 偷袭西柏坡![]() 蒋介石 听闻前线战报,周总理,朱德等人笑得合不拢嘴,这一场空城计唱的颇为惬意,傅作义派来的郑挺锋在解放区中乱窜,不知道到哪里才能够躲避危险,郑挺锋知道一旦出动,会被一网打尽.周总理更是表示,现在共产党这次计划,完全就是文武齐上阵,难怪能够打得国民党不知所措,毛主席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三个伟人坐在那里,只需要等到前线的战报. 老蒋和傅作义偷袭西柏坡的消息,早就被我军发现了,当时位于西柏坡的中央均为连续收到了三封密电,几乎都是对西柏坡和石家庄的军事部署,三封密电之中的情报价值非常高,正是因为这些重要的情报,让毛主席的空城计顺利实施,反偷袭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是靠这些情报. ![]() 蒋介石 当时为了能够制定快速的反偷袭方案,毛主席和其他的中央人员,都纷纷的进行计划,一方面为了能够快速的调兵遣将,保卫中央的机关,另一方面也是要做好撤退准备,毕竟如果傅作义和蒋介石执意要执行这个计划,西柏坡很难真的守住,随后为了能够进行宣传,迷惑敌人,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按照截获的情报,拟写了一篇揭露蒋介石和傅作义之间的阴谋的新闻稿,还在开头加上了”确息”二字,表明这个消息是非常准确的,而不是在吓唬那些人,看到新闻稿的时候,一开始傅作义骑虎难下,只能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于是在傅作义部队再次往前靠近的时候,毛主席再次着手写了第三篇新闻稿,一次又一次的新闻稿让蒋介石和傅作义拿不定主意,最终决定不再冒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