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古人喝酒的境界,十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冷暖自知zth 2025-05-02

酒文化在历史文明中绝对是一朵奇葩,璀璨般的存在,经久不衰!古诗词中酒的痕迹更是比比皆是。古人喝酒如果不论多少,论境界。喝酒有十重境界,对号入座你到了哪一重?

第1重,小酌。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意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的红泥炉已经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这样的傍晚能与好友小酌一番,好不惬意啊!这里得解锁一个疑问,新酒为何是“绿蚁”,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

第2重,微醺。拼却醉颜红,日高呼不起,灯半昏时,酒微醺。

江城子·留仙初试砑罗裙

——宋 辛弃疾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拚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美好时光,美好的人和物,怎么能少得了酒呢?有如庾杲之般风度翩翩的朋友,有风情万种边唱边跳的侍女,我们得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一起high,不管不顾,喝到太阳升起了,别人喊我也不起来,微醺的状态刚刚好,要及时行乐!

第3重,浅醉。九环宝带光照地 ,不如留君双颊红。

对酒

——宋 陆游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九环宝带,古时帝王和官僚穿常服时用的腰带,这里指佩带此种“宝带”的权贵。光照地,兼用唐敬宗时臣下进贡夜明犀,制为宝带,“光照百步”的典故。纵然有权贵的宝带光芒照大地,还不如留您痛饮个双颊绯红。这个对比来得多强烈啊!

第4重,沉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品读一首作品,了解一下当时的创作背景很有必要: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中秋夜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此时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痛饮到天明,于是大醉乘兴填词,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高处不胜寒”就明显有所指了。虽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的作品,却也表达了他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第5重,酣醉。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与隐逸山人在山花丛中对饮,一杯接一杯,痛快!我已喝得昏昏欲睡就不相送了,您可自行离开,明天若有想要来的意愿,那就抱着琴再来。这类随性,在极重视礼节的时代,尤其文人墨客、士大夫之间,也只有酣醉的状态下方可为之吧!

第6重,烂醉。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蓬。

东关

——宋 陆游

烟水苍茫西复东,扁舟又系柳阴中。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

如果单独看最后一句诗“卧听潇潇雨打蓬”那一种悠闲自在的意境,倒也是相当动人的。可结合放翁当时的集雨你再细品:夜宿在柳荫下的小船上,三更时分才从酒醉中醒来,酒醒灯残,躺卧船中,倾听雨声潇潇,感叹天涯沦落,心情的愁苦与凄凉是可以想见的。

第7重,酩酊。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邯郸客舍歌

——唐 岑参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诗人途经邯郸,路宿客舍,触景感怀,醉酒狂歌,已是月上中天,岑先生喝得酩酊大醉,直接就在卖酒的地方酣睡,客栈也不回了,这就是典型的喝高了直接夜不归宿啊。

第8重,颠狂。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他桀骜不驯的性格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后人常用这首诗来做劝酒词!

第9重,骇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心中的十位酒仙,李白兄喝酒的境界可谓是惊世骇俗了,乘兴写诗,喝高了就在酒肆睡那都是小儿科,可李白兄作为一个连正式品级都没有的翰林待诏,这一职位就是给临时差遣,主要负责为皇帝撰写诗文、陪侍左右,属于御用文人性质,却敢违抗君命,可皇上召唤都不理,就是惊世骇俗了,就这个状态,你给他一件龙袍,他就敢君临天下。

第10重,梦幻。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 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唐珙的传世之作,关于这位诗人,历史上找不到只言片语的记载,然而,就是这一首诗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了他。醉卧扁舟,只见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似幻似真、缥缈迷离。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是自己身处梦境,都醉成什么样子啦,到了梦幻境界。从艺术角度来讲,此诗前两句写景,形容秋风之衰飒肃杀,后两句写人,描绘诗人的潇洒豪放之态。其衰飒之景与豪迈之情,不仅对照强烈,而且转接无痕,构思非凡,超然脱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营造了缥缈奇幻的诗境。全诗没有显情露意的字眼,却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简净的笔触下倾泻出无尽的诗意。

论诗人与酒,戏看谁的酒量最大

十首带酒的诗词,篇篇经典,惊艳千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