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一简评 统计分析

 唯我英才 2025-05-02 发布于河北
从上次的浙江国保简评分析发布到今天,已经快一个月了,期间断断续续,终于把河北国保给肝出来了——不得不再次感叹,这活儿实在是太费时间了——但这也是有价值的,在整理过程中,哪怕是我接触河北古建筑二十多年,带过多次河北的研学团,也还是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按这个速度,要三年才能做完全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但搞研究没有捷径,只能一个一个做下去,这项工作也值得这么做。
所以还是希望各位读者能点赞图片、收藏图片、转发,以备查阅。本系列文章值得大家长期收藏使用。
之前的文章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据简析
浙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一简评+统计分析
这里再重复一下之前的说明(叠甲)和分类标准:
本分级主要考虑建筑景观方面的参观效果,不考虑其文化内涵、历史意义等对文物价值很重要、但对其建筑形象和参观效果不太重要的方面。
本分级不代表国保的真实价值,仅针对其旅游打卡的可看性,且仅代表本人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权威评级,不代表任何口味不同的其他爱好者,所有国保单位的文物价值都是足够高的,敬请知晓。
图片



零、关于河北的国保单位
第二篇选河北,一方面是河北的国保数量排名第三,第二梯队老大,仅次于山西河南,另一方面地处中原,人口密集,交通便捷,京沪等主要都市圈来此旅游都非常方便,正所谓“这么近、那么美”,河北的国保对于大家旅游打卡是特别有实用价值的。
恰逢五一长假,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假期刷国保有一些帮助。
也因为地处中原这一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历史厚重,遗存丰富,河北的国保数量多、质量高,任务量也是非常繁重。
再次重申,这一系列国保简评分析文章,主要还是针对宏观布局和路线、计划安排,偏向战略层面,不会沉迷于战术细节。因为针对具体景点的位置、情况,网上的百科、攻略、APP都很多了,上一篇文章也有热心读者留言告知了一些很好用的小程序,方便大家具体查阅和刷点实用,这些具体细致的工作非我所长,也不是一篇文章能解决的。
本系列文章主要还是供读者们先对全省大区域的文保分布、布局特征、主次轻重和路线安排有宏观了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其他网上资料和工具安排具体行程,和这些地图工具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大家可以结合使用。
如果想深度了解河北古建筑,推荐我的学妹参加编写的《河北天津古建筑地图》,内容更加专业、详实。不过离谱的是,目前网上只有下册有新书,上册已经脱销,甚至二手卖的比新书还贵。因此也只推荐专业的朋友购买。
另外,虽然我们的古建筑地图系列把河北和天津放在一起,但笔者考虑还是先行分开。京津冀的关系向来错综复杂,怎么分合都会有人不满意,不如先按行政区分开,日后再做统合时,也不见得按行政区,而是按交通地理文化单元做组合才是最合理的。


一、河北国保单位数据分析
先看一下最难看的总图和总表(镇楼):
图片
图片
河北大约290项国保单位,基本数据如下:
按批次,第一批占比较高,显著高于全国的4%,第八批占比很小,也显著低于全国的15%,这也许和早年营造学社等文保先辈在河北考察较多有关。
河北国保单位·分批次统计
批次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第六批
第七批
第八批
合计
数量
21
2
15
20
30
79
110
13
291
比例
7.2%
0.7%
5.2%
6.9%
10.3%
27.1%
37.8%
4.5%
100%
图片
按类型,河北的古建筑占比高于全国,这符合我对河北的预期。近现代和其他类低于全国,这点是让我有些意外的,毕竟近代史上河北的分量很重,也许是中原战争烈度更高、即使近代文物也难以保存的原因吧。
河北国保单位·分类统计
类型
古建筑
石窟石刻
古遗址
古墓葬
其他
近现代
合计
数量
141
20
69
26
1
33
290
比例
48.6%
6.9%
23.8%
9.0%
0.3%
11.4%
100%
图片
按可看性星级分类,5星4星共10项,3星37项,属于比较值得去的大约16%,可去可不去的2星156项占54%,还有不需要去的30%的1星。和浙江相比,河北的1星明显多,从后面的分析来看,是因为河北的遗址类文保占比明显比浙江更高,而遗址的可看性通常是偏低的。
河北国保单位·分星级统计
可看性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合计
数量
1
9
37
156
87
290
比例
0.3%
3.1%
12.8%
53.8%
30.0%
100%
图片


二、河北国保单位的地理分布
从山川地理格局来看,河北的这290项国保,由于京津区域的行政隔离,以及太行山-燕山山脉和渤海湾的地理隔离,被分隔在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
图片
1、冀东北。
河北的东北部和中原地区是有明显分隔的,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一个片区。
这部分又被燕山山脉南北隔离成两个小片区,大部分国保集中在南部沿海,主要是唐山和秦皇岛,也就是著名的入关之路,古长城和近代史成了本片区的主要国保类型。
而北部处于燕山山脉及其北方,主要是承德市的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再加上一些金元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特色也非常强。
2、太行山西北。
太行山是河北和山西的主要地理分界,也是自古以来农耕和游牧区域的天然分解,胡焕庸线的重要区段。太行山穿越河北,也就自然分出了这一部分区域,基本都在张家口市范围内。
这个区域大部分是边防遗迹,特别是明代的边关卫所和城堡,以及少量金元遗迹。与冀东北类似,这里也是中原与北方游牧区域互动的历史遗迹。
此区域国保最集中的在蔚县,小小一处县城多大十余项国保,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在明代历史中,蔚县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3、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
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是河北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区。河北的国保大部分位于此区域。
但有趣的是,此区域国保显著集中在太行山东麓,而不是分布在更加平坦广阔的东部平原。参考其他线索,或可认为,广阔平坦的大平原虽然利于生产,但也无险可守,容易受到战火毁坏,因而也很难保留下地上文物。而背山面水、据险而守的山边区域,反而容易防守,也就能留存更多的地上文物。河北山西均是如此。
从地级市来看,太行山东麓主要是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
另外一个聚集区则是河北南部省界的临清-德州-沧州一线,而这正是京杭大运河的路线,显然并非巧合——京杭大运河也是河北和山东的分界线。历史文物沿水系分布符合规律,虽然这里多数是地下遗迹。
大运河沿线的地级市是衡水-沧州,两地名字里都有水,也非偶然。
图片



三、5星4星必去景点:
单项的5星国保只有正定隆兴寺一个,作为北宋建筑众多孤例集大成,实至名归。
图片
但河北的底蕴并不止于此。
因为特殊的是,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作为一项世界遗产,却与浙江不同,并没有被打包成一项国保,而是作为9个国保各自独立,可见其价值之高。所以,外八庙作为整体的级别当然是5星级的。挑剔的读者可以在八庙中单独挑一部分去,但对多数人,八庙作为整体,连同避暑山庄一起参观是更完整的体验。
图片
而清东陵和清西陵同样作为世界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无需多言,但也是被分为两个独立国保,没有捆绑,所以我也列为了4星。实际上5星4星都是必去的,这里就不区分是一个5星还是两个4星谁更强了。
同样的,河北的几段长城景观颇好,也没有捆绑申报,,因此如果作为整体,也是5星级的实力。
另外一项是京杭大运河,在河北境内长度不短,但因为其过于分散,形式特殊,笔者无法评价,所以不列入其中,还需读者根据个人兴趣酌情考虑。

所以往多里说,河北的5星必去国保应该是5组,往少里说也有4组。
其余几项也按惯例考虑了不同类型的代表文物,比如桥梁第一的赵州桥,元代最大殿宇的北岳庙,半个唐构的开元寺钟楼,紧接唐五代、风貌高古的两处杰出辽构阁院寺和开善寺,这些都是河北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参观价值的顶级国宝。
除了承德和清东陵,这些国保大部分都集中在太行山东麓一线。
图片



四、3星国保
河北地区的3星国保不少,除去外八庙的三个3星,还有35项,而且其中没有集中打包的项目,全都是实打实的单一文物。
按照惯例,同样年代的文物,木构的评级会提高,而砖石类尤其塔的评级会降低,这也是考虑到两者保存难度、稀有度和内部复杂度的差别,并非笔者偏爱木构。
非建筑类的3星只有三个,但都是值得前往的精品。响堂山石窟本想列为4星,但考虑到规模偏小,比起龙门云冈麦积山还有差距,所以还是定了三星。两处汉墓地宫虽然不大,但能下地宫实属难得,其文物已经移至博物馆,但实地仍然值得亲临。
图片
建筑类里,砖石类的有15项,其中大部分都是塔幢。
河北国保中有大量的塔,多达四十多项,大部分是辽金之前的古物,甚至包括五代和唐代的塔。但对于参观,塔也有外观雷同、不能进入、相对单调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这些塔幢的形式风格、尺寸做工等因素,将一部分可看性强的塔列入3星,这些塔一般来说看了都不会失望。更多的小塔列入2星,供大家酌情考虑,当然对于塔幢爱好者和刷点爱好者,可自行安排。
河北国保中比较突出的还有一些长城、城墙。与大运河不同,长城的各段也没有打包立项,而是作为独立国保存在。笔者同样选取其中可看性好的三项列入3星。
图片
同样的,其中大部分塔幢都位于太行山东麓,长城则位于山海关和山脉中。
图片
在正常建筑物类型里,河北的特色在于大量的卫所和城堡,而没有出现普通的自然村落。其中具有有代表性的、可看性强的四项列入了3星,都是精品。
单体木构建筑中,除了年代有争议的五代木构正定文庙被“降低”为3星,河北拥有多处金、元代木构,由于竞争激烈标准偏高,规模、风貌略弱,其中二金四元六栋木构也被“降级”到3星(还有三处元构甚至被降入2星)。
其余五处明代建筑也都非常精彩,多为明初建筑,因为元代历史很短,明初与宋末类似于唐与五代的关系,其风貌不亚于普通金元建筑,非常值得参观。
图片
布局上,这些建筑主要集中在邯郸、石家庄、蔚县和张家口四处。
图片



五、2星国保
2星级的国保多数的独特性、可看性不高,一般爱好者不推荐专程前往。
但在分类过程中,笔者感到2星里的可看性差距也非常大。因而比起浙江,这次刻意提高了2星的标准,把一些虽然也算景点,但可看性太弱的国保也降级为1星,给大家沉重的刷点任务减减负:)
河北的2星国保高达156项,古建筑占6成,其他文物占4成。
1、非古建筑类中,近现代类型最多,有31项,只不过大部分的建筑部分特色并不强,虽然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更胜隋唐,但本系列文章主要针对古建筑爱好者,所以从建筑物角度,多数归入2星。
图片
古墓葬有9项,其中有几处颇为有名,只是其现场可看性并不强,出土文物基本都在博物馆,这里不赘述。
图片
遗址类较多,有18项,有些城址相当壮观,但内容较少,因而也只列入2星。其中有些窑址颇为分散,参观不便,每个点位内容不多,也只列为2星。
其他类只有枣园一个,但其实和烧锅遗址更像,还有近现代的厂矿类文物,其实都属于产业类文物,但本文就不僭越去修改其文物类型了。
图片
这些2星非古建筑文物分布较为均匀分散。
图片
2、古建筑89项,主要有聚落、建筑、桥梁、塔等四大类(牌坊只有一项,不再单独分类)。
排除外八庙的4项,聚落和建筑还有39项,其中聚落只有鸡鸣驿城等两处,大部分都是独立建筑。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处元代建筑因为规模小、结构简单、风貌一般、年代含量存疑等问题,降入2星,但如果是更偏好高古年代的读者,可以单独留意。
图片
砖石建筑中,砖石塔多达29项,其中多数为辽塔,堪称密集。但2星塔多数尺寸较小或造型简单,可看性不强,对古塔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考虑。
图片
石桥、城墙等交通类国保有17项,其中石桥8项,可看性其实不错,但规模都不大,互相也比较相似,所以归入2星。
长城和城墙6项,规模都不小,但往往较为单调,保存不算好,互相也相似,所以归入2星。这些2星国保通常还是结合其他必游项目捆绑参观比较合算。
图片
2星古建筑的分布基本和总体布局规律相同。
图片



六、1星国保
87项1星中,六成为纯遗址,其余为墓葬或石刻,只有几处古建筑和近现代文物。这些1星国保大部分未开发也非景点,通常不适合参观游览。是单纯的考古文物价值,即使顺路,也没有参观价值,更要注意不要因为非正规参观造成文物的损坏。
其中古遗址51项。相当一部分有城墙残迹,这也是河北的特点,但较好的城墙遗迹都已经归为2星,这些1星的基本没有可看性,重复性也高,不建议前往。
图片
图片
非古遗址的35项,与遗址不同,其中也有些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可看性,但因为本次开始笔者提高了可看性标准,所以归入1星。特殊爱好者有兴趣的也可参考评价和备注,自行考虑。
图片
图片


七、扎堆的国保群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不同类型、级别的国保是扎堆集中分布的,这种情况特别适合爱好者参观,效率要高得多。
大体来说,河北的国保可分为七个板块、十多个组团。自驾游的话,可安排五次旅行线路。从东北向西南,依次包括:
1 秦皇岛-唐山,2 承德,3 张家口-蔚县,4 涞源-易县-涞水,5 保定-定州-正定-赵县,6 邢台-邯郸-涉县,7衡水-献县-沧州 。(已排除1星国保)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太行山东麓的几个板块,都与太行八陉有关,也就是从河北穿越太行山通往山西和北方的主要通道。
从宋辽到明清的近千年南北博弈中,太行山的地理阻隔催生了众多经济发达的山西河北商贸重镇,也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历史的通道 太行八陉
1 秦皇岛-唐山,
秦皇岛周边集中了山海关及北侧的三项长城国保,市区有近代建筑两项,北戴河还有一项。
图片
唐山到清东陵一线聚集了八项国保,唐山市区主要为近现代文物,西北方向也有三处古寺和塔。
图片
2 承德,
承德很简单,就是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承德往北京方向会经过金山岭长城。
图片
3 张家口-蔚县,
张家口市区和宣化各自聚集了多处2星国保,外围还有其他国保,虽然没有3星以上国保,但合在一起仍然值得一游。
图片
蔚县的国保密度令人惊叹。仅仅城区 就有四个3星和多个2星,周边暖泉镇还有一个3星和两个2星,两者外围还有多个2星,在如此偏远的北方县城有如此多的高质量国保实属罕见,与正定共同组成河北国保双星。
图片
4 涞源-易县-涞水,
从位于太行山北部盆地的涞源,经过易县、涞水、高碑店直到涿州,正是太行八陉的飞狐陉和蒲阴陉。虽然相对松散,但线路总体国保密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西端的阁院寺和东端的开善寺两大辽构,中间还有4星清西陵和3星慈云阁,沿线还有众多2星国保,堪称黄金线路。
图片
5 保定-定州-正定-赵县,
保定-定州-正定-赵县这条太行山东麓中段区域,是河北国保最精华的地带,可谓群星璀璨。四个地名三个定,也说明历史上这里的不安定。
图片
保定城区的文保数量有些令人意外,虽然多数是2星的近代和晚清国保,但数量多到10项,也还值得按3星参观。
周边则有3星的中山靖王墓(著名的满城汉墓),虽然文物在河北省博,但现场也值得参观。其他周边国保虽然星级较低也较分散,但交通总体便捷,顺带参观也不吃亏。
图片
定州的国保密度同样惊人,城区就有3星的料敌塔和中山王墓以及多处2星国保,无法参观的两处地宫的文物和复制空间也在藏品丰富的定州博物馆。西部的曲阳也有3星的北岳庙和修德寺塔,整个组团非常丰富和集中。
图片
正定古城是河北国保最精华的板块,不大的古城里就有5星的隆兴寺和4星的开元寺钟楼,还有众多3星、2星国保,四大古塔,五代唐宋元明清经典建筑俱全,西部还有明代壁画代表毗卢寺,以及紧邻的石家庄主城区的河北省博物馆,是真正此生必去的古城。
图片
赵县不大的城区集中了最著名的赵州桥和壮观的陀罗尼经幢,以及3星小石桥等多处国保,西部则有3星的福庆寺以及周边的多处2星国保。
石家庄以西的井陉也聚集了四处不错的国保。
图片
6 邢台-邯郸-涉县,
邢台城区有3星元构天宁寺前殿和几处2星、1星国保,东部还有3星元构平乡文庙大成殿。
图片
邯郸周边的国保不算密集,但区域数量较多,包括3星的响堂山石窟、永年城和周边众多2星、1星国保。
图片
涉县知名度不高,但国保却相当密集,包括一个3星金构和紧邻的两个3星元构,以及周边几处2星国保。金元木构能保存下来,当与其深入太行山的偏僻的山区环境有关。一个县就有堪比浙江全省的元构数量,当真难得,这就是河北的实力:)
图片
7衡水-献县-沧州。
衡水-献县-沧州一线虽然国保数量尚可,但没有存下多少地面文物,最著名的是沧州铁狮子,但可看性一般,保存不佳,以至于只能列入2星。
“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只有领头的狮子没有列入3星以上,令人颇为遗憾。
3星只有开福寺舍利塔。
成体系有特色的反而是可看性很弱的一系列1星2星墓葬群,如北齐高氏墓群、封氏墓群、献县汉墓群等,虽然只有封土可看,但整体历史氛围却还不错。总体来说本板块不需专门前往参观。
图片
以上七个区域,北部的五个区域均有各自的4星5星国保,是河北国保精华,爱好者可结合这些4、5星国保板块安排线路。
南部邢台邯郸区域虽然没有4星,但高质量3星较多,也可作为专门线路安排游线。
只有东南部区域虽然面积广大,但没有专门前往的必要。
在安排线路时,可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兼顾四五星和三星国保,以及搭配一些方便的二星国保。
河北行政区划特殊,所以一般并不会安排全省的大环线,当然类似“燕云十六州——山海太行长城边塞大弧线(如下图)也不是不行,趣味主题倒是可以的。
图片
笔者考虑以后完成了北京、天津,以及辽宁、内蒙、山西、河南等周边省份后,可以将冀东北与天津、辽宁结合(天津最重要的蓟州独乐寺就曾归属河北),太行东麓北部与北京结合,南部与山西、河南结合,重新安排跨省区域线路。这是后话,敬请期待。



八、其他
河北29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众多,历史厚重,燕赵慷慨悲歌之地,在文保旅游里雄踞全国前三,如今先把河北整理出来,也算是解决了一个重头戏。
河北的中原唐宋木构、宋明边关军事堡垒、辽金元清北方民族遗迹都是极具特色甚至唯一性的国保文物,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每个中国人此生必去之所。
然而在历史文化领域,河北却长期被低估,地上文物被隔壁山西力压一头,地下文物被隔壁河南又压一头,非物质文化还被隔壁山东抢了风头,坐拥大量国保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全都顶着大农村的印象,知名度美誉度远远不能和其全国第三的文保大省实力匹配,实在令人着急。
实际上,河北是当年中国营造学社最初重点调研的区域,笔者本科时与同窗挚友开展最初的古建筑调研,也正是手持《梁思成文集》、从正定隆兴寺开始的。
转眼已经二十五年过去。今天回想起来,学术生涯第一次考察见到的就是国之巨宝隆兴寺,这是笔者的幸运:从历史风貌规模综合来看,隆兴寺可居宋辽金元木构建筑之首,也是河北国保最闪亮的部分。
希望这一篇文章能帮助广大古建筑文保爱好者更好的游览河北的国保,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了解河北的古建筑文物,让这里的中华历史文化更好的发扬光大。
河北国保数量众多,历史文化深厚复杂,笔者能力有限,难免有错漏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在评论区不吝指正,多谢多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