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中山国,石家庄地区最早形成的王国

 东海SLB 2023-01-07 发布于河北

产业经济研究

原创

2023-1-6 14:25 · 来自河北 · 优质本地领域创作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石家庄保定南部一带出现了古中山国,在历史上中山国兴起与衰败并无太多记载,直至中山国遗址被发掘以后,众多文物显示中山国才是现在石家庄周边城市兴起的最初源头。

白狄受和戎政策诱惑和秦国的压迫而来

历史上多种典籍都曾记叙过中山国,但中山国依然被称为“神秘的中山国”,很多人认为中山国和燕赵等国的不同主要在于他们是白狄族的鲜虞氏建立的,和中原氏族不同。

古代中山国位置

古代狄人来自于蒙古高原,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古代狄也称为翟,一般这种带佳字的部落都是对鸟有图腾,说明古代狄人可能以打猎放牧为生。

春秋时期,狄人南迁到陕西一带和秦国人生活在一起,但受到了秦国人的欺压,于是他们有了继续迁移的想法。

东迁后散居各地

有人认为白狄就是说突厥语的白种人,也有人认为其就是战争中被俘虏的少数民族战俘。狄人中分支很多,分为赤狄,白狄,长狄。在随后的中山国出土文物中,有编钟,青铜鼎,铜镞等都为当时华夏文化遗产。说明中山国时期的狄人已经和汉人无异。

青铜鼎

晋悼公推行的和戎政策,使得不少的戎狄部落放弃了原有的家园,开始了东迁,其中白狄中有三个姓氏向东越过太行山,进入河北中部,这三个姓氏是鲜虞氏、肥氏和鼓氏。这三个姓氏成功到达河北中部以后,鲜虞在今正定、肥在今藁城、鼓在今晋州分别建立了三个国家。公元前541年,晋‬国‬灭掉了狄族在藁城和晋州的肥、鼓两国。

魏绛劝悼公实行和戎政策,主要是为了使晋国在同楚国争夺霸主地位时,能更多地争取与国和免除后顾之忧,是立足于夺取和保持晋国的霸主地位这个要害问题之上的。其要点为:停止对戎狄的武装侵害和掠夺,代之以和平的以货易土的方法兼并戎狄的土地;利用戎狄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争霸战争。和戎政策是晋楚争霸的形势发展所要求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史载悼公听了魏绛的劝说和和建议之后很高兴,立即命他答应嘉父的请求,在晋国全面推行和戎政策。

鲜虞氏在正定并没有甘于平庸,继续受晋国的压迫,反而在公元前507年起兵攻晋,第二年改国号为中山因‬都‬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由正定北迁国都于中人(今唐县西南)。显然‬中山国‬的‬实力‬是‬无法‬和‬晋‬国‬相比‬的‬,公元前459年,中山国第一次灭亡。

迁移路线

中山国虽然灭亡了,但其只是退到了太行山深处,公元前425年,中山武公复国后,大批狄族人聚集定州及周边地区,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受到‬威胁‬的‬赵国‬就‬请‬魏国‬出兵‬帮助‬讨伐‬中山国,并‬为此‬付出‬一块‬军事‬重地‬给‬魏国‬‬。公元前406年,魏‬国‬派‬大将‬乐羊‬经过‬三年‬征战‬,中山国再灭,狄族鲜虞余众又散落各地。

中山国文物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复兴后的中山国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经过‬多年‬征战‬,公元前301年,赵军攻破中山国都城灵寿,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20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战国时代地图

几百年的历史中,中山国可谓是三起三落,一代代打拼,建立自己的国家,但始终在夹缝中生存。后续在中山王厝的墓中出土2万余件文物,精美绝伦,说明当时的中山国实力很强大。

和石家庄位置

而正定,藁城,晋州,古灵寿(平山),定州等城市的最初兴起,都与狄人密切相关。石家庄周边多千年古县也就不稀奇了,而石家庄的东垣古城也是其中之一。

东垣城就是在这一时期由中山国建造的。它傍依滹沱河南岸,西依太行山东麓、东邻滹沱河冲击平原,扼守太行出口,衔燕赵、控中原的地理位置,一经产生,便成为这一区域的战略要邑。在中山国和赵国的南部边境争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的追寻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今后我们随时也是后代子孙追寻的故事,我们要怎样谱写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