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心悟,愉悦心知;人天心流,智慧心法。 众所周知,本文是讀書心得与闻道感悟。与國學和中毉文化愛好者有缘。与毉療无关。 《中毉文化践行三句话》![]() 自然而然 从古至今,中毉可总结成三句话: “一是以德治症:有唐代大毉、药王孙思邈的《大毉精诚》佐证; 二是治病先治神:心神归正位,炁血随神走。中毉文化的神,是人體生命中“五臟六腑”的总称与治症的总开关; 三是家有病人,先治家人后治病人:一个家庭的和谐共生是健康的基本保障,何况致病原因还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与“五運六炁”以及日常三律(生活规律、不良嗜好自律,顺应生物节律)等诸多因素。 ![]() 顺其自然 《古真毉经原旨论》盖闻上古真人,握乾坤之枢机,察陰陽之消息,故能立神谓生命之本 。心神者,非魑魅魍魉,乃炁推血行之精华,生陽之灵根也。当其凝于目则明,散于體则温,聚于心则智,此非妄诞之谈。实《素问》“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脾藏营,营舍意:肺藏炁,炁舍魄;肾藏精,精舍志”。此谓“得神者昌”之真谛也。 (注:这里的魂、神、意、魄、志,都属于人的精神活动与意识思维范畴。它们分别依赖于五臟的精微物质基础。即血、脉、营、炁、精。如果五臟功能正常,精炁神充足,人则精力旺盛与精炁神充沛) ![]() 观萤火虫 《形神合一论》昔岐伯有言:“形与神俱,乃尽天年”。观夫胚胎结胎之际,父精母血凝为形骸,而先天真炁贯之而生神识。独灯烛之喻,形體若灯台油盏,神光乃焰火辉明。故《灵枢》雲:“血炁者,人之神”。独油润则灯明,炁冲则神旺。 (注:神由先天之精而生成,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就产生了。) ![]() 任其自然 《五神赋》五臟藏真,各司其神。肝将谋虑生魂动;心君明堂藏神光;脾土運化孕意周;肺相华盖蕴魄力;肾作伎巧通志遠 。此五神者,如五方帝君各镇其域,若一炁流通,则目能视千里秋毫,耳可闻九霄清徵。 (五臟藏五神,与六腑相表里。即魂、神、意、魄、志。神在人體五臟居首官。即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者,仓廪lin之官,五味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大肠者,传導之官,变化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另外,还专门提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所以,调神对内臟功能有协调作用) 同时,还要明了“三焦之官”: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即:上焦谓厥陰之家;中焦谓陽明之家;下焦谓少阴之家。 ![]() 自然天成 《调神策》至人养神,法于陰陽,合于术数:春三月使志生发;夏三月令神蕃秀;秋三月教志安寧;冬三月令神伏藏。昔广成子谓黄帝:“至道之精,窈窕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此调神之枢要也。 (注:神在人身居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情志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如,春在志为怒;夏在志为喜;长夏“三伏”在志为思;秋在志为忧;冬在志为恐。这些情志上的变化,都可以用调神之法加以调节。因为调神能调陰陽二炁之真机,调神与陰陽平衡有互促关系) ![]() 自然景色 《神灭辩》今有现代医学、包括俗毉不识“心神归正位,炁血随神走”真神之理,或执鬼神之说惑众,或持机械之论诋毁古真。岂知《难经》早有明训:“神者,水谷之精炁也”。观病者目睛焕散则神离,言语清朗则神存,此皆可实证者。昔扁鹊见齐桓侯,望其神炁而知病在腠理,其虚言哉? (注:中毉治病先调神,这是大毉的法宝。调神并非单一手段,而是坚持“平衡陰陽,中和为用”的理法方术。通过陰陽调和、调和臟腑、炁推血行、稳定情志,从而实现整體动态平衡。如针灸调神,情志療法、平复情绪、心性療愈、愉悦身心的身心性三根同调同治) ![]() 自然风光 《神谓生命主宰》嗟乎!神之为道,统摄性命,闭目冥心,回光朗照;摄神以归,受物以虚。贯通天地人三才合和之道;滋养身心性三根合和之德;此谓六六大顺之道德人生也!昔毉者张仲景言:“上以療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必先明神机之妙,而后能起沉苛于九死。此所谓“不知神,不足以为大毉”者也。 (注: 中毉调神对情志有直接影响。如喜胜忧,静胜躁的情绪干预策略,都是主动调节心神状态,达到身心性三根疾病的同调同治。先毉身,再毉心,终毉性命。中毉文化讲的是“四时调神的系统性作用”。同时,陰陽与五行理论为调神提供了系统性疗愈框架。所以,陰陽与五行平衡也是心神稳定的物质基础。中毉在调神实践中的陰陽五行应用策略不可不知。如,《黄帝内鍼》的“左症右治、上病下治“的陰陽互通鍼法(不在患处治療);又如,情志相胜療法:用舒缓欢快的音乐,缓解过度忧伤。此谓五行中的火克金;再如《五行针灸》的“靶向调节”療法,都是强调“陰陽与五行调神”的整體效应。这些理法简单实用,大致都是“以神御形、心神導引”、“君火以明上守神,相火以位粗守形”的感而遂通文化法脉的具體运用与作用) ![]() 自然环境 《写在后面的话》其实,中毉玩的是“手抱球状的陰陽太极图的意象体系,即:两手空空如也!若去真悟:无非是“左手陰陽与五行;右手经络与炁血”。换言之,中毉文化的陰陽与五行理论,始终离不开“神为君主,炁为政机,万民为身”。调形先调神!即:“治病先治神,心神归正位,炁血随神走”。正如孙思邈所言:“百病从心起,心療胜药物“! ![]() 自然之态 |
|
来自: 新用户20304905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