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R11:宽大畸形,心室率在40-100bpm间,节律不规则,可见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考虑为加速的室性心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R3-R5形态介于窦性QRS和室性QRS间,其前有窦性P波,PR间期略小于窦性PR间期,提示为窦﹣室室性融合波,是窦性激动与室性激动共同引起心室除极产生的融合搏动。
![]() ![]() ![]()
相关知识点: 一、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最常见,心电图特征如下: 1.室性心动过速的 QRS 时限≥120ms,合并束支阻滞、广泛室内传导病变更宽。 2.心动过速的频率100~250/min。 3.心动过速常由室性早搏诱发。 4.单个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波形与室性过速的 QRS - T 形态完全相同,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均起搏于心室内同一起源点或折返点。 5.多数早搏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短暂,历时1至数秒钟,由3~10个室性 QRS 波群构成。可为偶发,也可短阵反复发作。24h超过百阵以上的早搏性室性心动过速少见。 6.室性心动过速自行发作,自行终止。持续时间短、心动过速的频率较慢者,不引起明显症状。夜间睡眠时发作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8s),即使心率快速时,患者也不会醒来。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持续8s以上,心室率达250/min左右时可引起晕厥发作,部分患者可发展成为心室颤动。 7.心肌缺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心动过速随 ST 段呈缺血型下降而出现, ST 段回至基线以后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急性 ST 段抬高时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恶化为心室颤动。 8.肾上腺素依赖型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运动心率加快到一定频率时诱发基本心律减慢以后或夜间睡眠时室性心动过速消失。 两个起搏点的激动同时或几乎同时引起心室除极产生的融合搏动,称为室性融合波。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并行心律、心室起搏心律、加速的室性逸搏和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时经常发生室性融合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