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库案例:实际施工人裁判规则13则

 yonglawyer 2025-05-02

1、凌某某诉江苏某建设有限公司、青岛某置业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

2023-01-2-115-004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1.12.20 / (2021)最高法民再201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4.02.25

裁判要旨

建设工程承包人、实际施工人已经就工程价款结算达成协议,实际施工人以承包人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支付工程价款及确认在建设工程折价或拍卖价款在工程款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至于实际施工人关于支付工程价款及优先受偿权的请求应否支持,需由人民法院实体审理认定并作出判决。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存在实质异议,不影响原告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2、指导性案例198号: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岳阳分行与刘友良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

2022-18-2-445-001 / 民事 /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 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18.11.12 / (2018)湘06民特1号  / 其他 / 入库日期:2023.08.24

裁判要点

实际施工人并非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的施工合同的当事人,亦未与发包人、承包人订立有效仲裁协议,不应受发包人与承包人的仲裁协议约束。实际施工人依据发包人与承包人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后,发包人请求撤销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陈某明诉五华某公司、第三人史某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

2024-07-2-115-004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五华县人民法院 / 2024.02.03 / (2023)粤1424民初3319号  / 一审 / 入库日期:2024.12.30

裁判要旨

1.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未参与施工但约定只享收益、不担风险、到期收回本金的协议,不符合合伙特征,应当依法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立案后,经审理发现原告并非案涉工程的合作承包人,亦无实际施工人身份,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裁定驳回起诉。

4、李某友与商丘鑫某置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合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执行监督案

2024-17-5-203-069 / 执行 / 执行监督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2.12.13 / (2022)最高法执监249号 / 执行  / 入库日期:2024.12.27

裁判要旨

涉及发包人、承包人、实际施工人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执行案件,生效裁判已明确发包人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向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的,发包人所欠付的工程款不仅仅是当事人之间的一般债务,亦直接关涉第三人即实际施工人的生计等切身利益。发包人与承包人在裁判生效后自行就互负债务进行抵销,该抵销行为加大了实际施工人(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的风险,与生效裁判确定由发包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以保障实际施工人债权实现的目的不一致,该抵销行为对实际施工人不发生效力,不能排除实际施工人的强制执行申请。

5、某工程公司诉某冶金公司、某建设公司、某国资管理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2023-07-2-115-004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1.09.29 / (2021)最高法民申1513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4.02.22 / 修改日期:2024.02.27

裁判要旨

基于对实际施工人合法权益保障的考虑,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有限地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符合客观实际。鉴于BT建设模式下法律主体众多,相较于一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其特殊性,在实践中是否认定BT项目的投资建设方的发包人身份存在争议,从而对实际施工人付款责任主体的认定产生影响。本案BT项目的投资建设方在整个项目中承担融资、项目管理及施工建设等多重角色,实际上承担了类似于发包人的职能,故实际施工人可诉请BT项目的投资人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责任。

6、莘县某建设公司诉山东某置业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2024-01-2-115-001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2.06.27 / (2022)最高法民再96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4.02.22 / 修改日期:2024.03.28

裁判要旨

1.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签订合同的承包人对外有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其与本案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享有法律规定的原告主体资格。

2.另案生效判决已判令承包人对案涉工程的相关欠款承担民事责任,并已实际执行。原审法院认定承包人不是实际施工人与本案无利害关系,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不符合民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公平原则。

3.法律规定并未有就出借资质的承包人的诉权问题作出禁止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三条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赋予实际施工人直接起诉发包人的权利。该条款是为实际施工人提供的特殊救济途径,该例外情形并未否定承包人基于合同提起诉讼的权利。

7、弋某某诉某进出口贸易公司、新疆某建工集团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2023-07-2-115-003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图木休克垦区人民法院 / 2023.05.25 /  (2023)兵0302民初29号 / 一审 / 入库日期:2024.02.22 / 修改日期:2024.02.26

裁判要旨

发包方发包工程项目时,明知实际施工人无建筑资质,系挂靠于有资质的单位,发包方虽未与实际施工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但同意由实际施工人施工,并接收实际施工人缴纳保证金,双方已形成施工合同关系,应由发包方向实际施工人承担支付工程款的责任。

8、张某诉河南省某建设有限公司、某置业有限公司、杨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2023-16-2-115-001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20.06.17 / (2020)青民再13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4.02.25 / 修改日期:2024.03.08

裁判要旨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实际施工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实际施工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承包人与不同施工主体分别签订施工合同,各方当事人对实际施工人的身份产生争议,虽均无法提供签证、工程进度表等证据直接证明对工程实际进行施工,但提供了施工合同、工程款支付凭证、缴纳税费凭证等其他证据的,应根据合同内容、工程款支付情况、税费缴纳情况等证据,运用证据规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合理作出认定。一要准确查明案件事实,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二要根据案件事实和当事人主张,合理公平地确定举证责任,由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分别提供相应的证据;三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有无和大小独立地、自主地进行判断,确定待证事实是否具有高度可能性,使认定的法律事实尽可能接近客观事实。

9、薛某景诉新疆某建设公司劳动争议案

2023-16-2-490-004 / 民事 / 劳动争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 2023.11.13 /  (2023)兵民申938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4.02.23 / 修改日期:2024.02.24

裁判要旨

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给实际施工人,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请求确认与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职工工伤,应以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但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情况下,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即使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会成为工伤保险责任的承担主体。

10、三亚某实业公司诉朝阳某工程公司、海南某渔政管理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2024-10-2-115-001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1.11.19 / (2021)最高法民申6282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4.02.26 / 修改日期:2024.03.28

裁判要旨

建设工程合同约定最终按实际工程量结算,案涉工程已由唯一施工人实际施工完毕并通过分包人移交给了总承包人,总承包人向分包人支付了工程进度款,分包人与实际施工人对工程量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而没有验收结算的,可以根据分包人与总承包人之间就同一工程确定的工程量进行认定。

11、东北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诉吉林市某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2023-16-2-115-008 / 民事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15.03.19 / (2014)吉民再字第14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4.02.25

裁判要旨

双方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签订的数份施工合同均被认定无效时,应通过双方订立合同的磋商过程、合同文字的表述、合同履行情况、诉讼过程中的权利主张,以及各方面综合因素考虑,探究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以此作为工程款结算的依据。无资质的实际施工人不能按照定额标准结算工程款,除非发包人与承包人协商一致,将依据定额结算工程款作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固定价款合同履行中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并不当然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而要考虑这种重大变化是否可以预见,以及能否导致订立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

12、大冶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诉湖北某古建有限公司、刘某某、肖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2023-16-2-103-022 / 民事 / 借款合同纠纷 / 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22.07.04 /  (2021)鄂02民终2246号 / 二审 / 入库日期:2024.03.27 / 修改日期:2024.11.04

裁判要旨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应有相当的预期,表见代理的认定应当结合合同缔结、履行中的各种因素,考虑交易方式、交易内容等综合进行判定。对于善意相对人的认定也应当审慎,本案中,作为从事建设行业的某建筑公司,应当清楚我国现时建设行业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工程转包而存在实际施工人之情形。其作为出借人,向项目部出借作为种类物的资金,而非特定物的建筑材料等,不在合同中指明系向项目部出借,仅只是指向具体的刘某某等个人,此行为难以表明其是向项目部出借资金,刘某某等个人的行为更不构成表见代理。

13、指导案例191号:刘彩丽诉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

2022-18-3-016-001 / 行政 / 行政复议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1.04.27 / (2021)最高法行再1号 / 再审 /  入库日期:2023.08.24

裁判要点

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自己承包的工程交由自然人实际施工,该自然人因工伤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有关规定认定建筑施工企业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