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乾夕惕 王琴 第二十二节 南岭 一片热土(4) 校园里。 冬去春来,长春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满园春光还是挡不住那蹑来的绿。好一片绿色,那深深的绿色是长青的松树,松树上的新芽也已经冒出了浅绿,梧桐、银杏、榆树的嫩绿已经一下子满了树枝,满眼绿色,让长春的“春”字刻在人们心中。连地上的小草也不知何时都已经绿了,黄黄的迎春花开始点缀着校园。 走在这春光无限的校园里,是步履匆匆的教师和学生们。 “姚会凌,你是去唐教授的课堂吧?” “是啊!哎?你怎么来了?曾悌,你改系啦?” “没有,听说唐教授的课讲得好,我们得空就来蹭课听呀!我们是在课程公示栏里看到的课。” “是啊!听唐教授的课就是不一样,不愧是从复旦大学请来的著名教授。他讲课从来都不用讲稿,主线内容就是他自己著作的内容。他逻辑思维特别清楚,将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经济发展情况他也能娓娓道来,讲课中实例信手拈来,他一定在一线做过很多调查。唐教授担任我们统计系的系主任,据说我们这个统计系是全国有名了呢!” “太好了!” “怪不得他的课堂现在被移到了阶梯教室,而且座无虚席,原来还有你们来蹭课的!” “是啊!听说他讲课声音洪亮,声情并茂。” “是啊!你马上就要看到他的风采了。我一直跟着唐教授听课,真是受益匪浅哪。开始被分到'统计系’时,我还不够满意呢,现在真是十二万分的满意!” “你们太幸运了,学生时代遇到名师是最大的幸运。” “而且他为人谦逊,晚上还经常到我们自习室来辅导,解答问题呢!”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谦虚、低调、实在。” “还有,你在操场上还能看到他飞奔踢足球呢,别看他平时不多言语!喔,到了,安静点!我上自己的座位了!” “好, 后面这儿现在还有位置。” 离上课还有5分钟,整个阶梯教室,可以容纳100 多人,已经快要坐满了。大家都很安静,静等着唐教授的开课,期间不断有进来的学生们,都融进了这安静的氛围中。 不一会儿,唐教授走上讲台,他身着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他从容的脚步,略带微笑的教态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 班长一声“起立!”学生们齐刷刷站立起来,“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只听得学生们落座的声音。 “今天我们来研究有关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一些问题。”唐教授洪亮的声音,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 他讲课底气很足,这来源于他对学术的深入研究,来源于他对这门学科历史沿革的了解,来源于他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有关情况的了解,来源于他对当前形势的准确把握。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人类历史上的经验的总结,往往是滞后的,学生们学习之后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将所学知识和目前形势联系起来,才会收益颇丰。唐教授的课和别人的不一样,能这样地吸引学生,关键在于,他不是生硬地搬来教科书上的内容,尽管这教科书就是他自己写的,他会充实很多新的内容。他的教学是立体的、建构性型的,他讲课激情满满、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学生们听起来感觉脍炙人口,易于接受、消化,他们全神贯注,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学生们的评价就是对老师最直接的评价! 确实,这是位了不可多得的教授!他是在用他一生的积累和努力来上好每一节课! 希禹自己感觉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学校他受到高规格的礼遇,作为统计系的系主任,他参与设计了全校的课程,他的意见和建议总是被采纳;他的课也十分受同学们的欢迎,他还一直抓紧时间著书……但是他一直保持谦逊、低调的作风,除了业务方面的事情,他从不在其他方面插言,因为他对别的事情也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