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假还是希望?30%错误率背后的‘外星生命’炒作战!

 科学羊 2025-05-03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科学羊🐑。


宇宙中每一颗恒星周围都隐藏着无数秘密,就像一张等待揭晓的宇宙彩票。在众多系外行星中,K2-18b最近成为了头条新闻主角——有研究团队宣称在这颗距离地球124光年的行星大气中发现了"生命迹象"。

然而,当科学热潮褪去,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发现究竟有多可靠?

01 认识K2-18b:不是你想象的"第二地球"



2015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第一次发现K2-18b,研究发现其质量约为地球的8.6倍,半径是地球的2.6倍。是一颗围绕红矮星运行的星球。

这颗行星每33天绕其母恒星公转一周,表面平均温度约为-8°C。对于急切寻找地外生命的科学家们来说,这似乎是个充满希望的目标。

但别急着欢呼。

K2-18b的密度仅为2.7克/立方厘米,不到地球密度的一半。结合其体积与质量,它更像是一个"冷海王星",而非类地行星。

想象一个巨大的气态巨行星,而非一个岩石世界,这才是K2-18b的真实面貌。

02 从水蒸气幻觉到甲烷确认


2019年,一项研究声称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数据在K2-18b大气中发现了水蒸气。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媒体纷纷报道这可能是一个被全球海洋覆盖的"水世界"。

然而,科学的魅力在于不断自我纠正。当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通过更广谱段(0.8至5.0微米)对K2-18b进行观测后,结果出人意料——先前被认为是水蒸气的信号,实际上是甲烷。

这一发现彻底推翻了"水世界"假说。

K2-18b更可能类似于我们太阳系中的海王星,其大气主要由氢、氦和甲烷构成。韦伯望远镜还发现了二氧化碳的存在,但并未检测到水蒸气、一氧化碳或氨气。

03 二甲硫醚:真的是生命迹象吗?


2025年初,由剑桥大学尼库·马杜苏丹领导的研究团队抛出了一项轰动性声明:他们在K2-18b大气中发现了二甲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DMDS)的痕迹,并称这些分子在地球上主要通过生物过程产生。

听起来令人激动,但这一宣称存在两个致命问题:

首先,所谓的"探测"实在太微弱了。

在近红外光谱段对DMS的探测仅有1西格玛水平的显著性,意味着这一"发现"有超过30%的可能性只是偶然误差。在天文学领域,这根本不构成有效探测。换句话说,研究者实际上什么都没找到。

其次,即使DMS真的存在于K2-18b大气中,它也不一定意味着生命存在。虽然地球上的DMS主要由浮游植物和细菌产生,但这种分子在宇宙中相当常见,完全可以通过非生物途径形成。

此图展示了由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搭载的 NIRSpec 和 NIRISS 仪器获取的系外行星 K2-18b 在 0.8 至 5.0 微米波段的光谱。信号以带有误差棒的数据点形式呈现;发现团队对信号的解释与之并列显示。早期的哈勃数据仅覆盖 1.1 至 1.7 微米范围,在此范围内甲烷和水蒸气的特征几乎无法区分。

科学家已在银河系中心的分子云、彗星(如著名的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中发现了DMS,这些地方显然不存在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

尽管如此,这个研究团队并未停止他们的宣传。他们随后获取了JWST中红外(MIRI)光谱数据,并发布了更加大胆的声明,重申K2-18b光谱中存在DMS,并暗示可能还有DMDS。

他们确实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成功获取了这颗遥远行星的MIRI光谱,证明了JWST望远镜在研究系外行星大气方面的强大能力。

数据显示K2-18b大气中确实存在特定气体信号,但问题在于他们如何解读这些数据。

研究团队声称在3西格玛显著性水平上支持存在DMS或DMDS,但这一结论几乎是由他们设计的测试方法预先决定的。

他们只考虑了"海西恩世界"(可能有全球海洋的行星)模型,排除了其他可能情景,比如拥有岩浆海洋的模型。

更糟的是,他们只分析了模型中允许存在的物种,而忽略了在其他内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化学物质。

这种做法在科学界被称为"操纵性测试"——先假设一个特定结论,然后设计实验来确认它。正如一位专家指出,如果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光谱中不存在DMS或DMDS的概率约为28%,仅相当于1西格玛的检测置信度。

天体生物学界早在2021年就制定了关于生物标志物证据的严格标准。要宣称"发现了生物标志物",必须拥有多个独立、明确无误的分子信号,这些分子无法通过非生物途径产生。

目前关于K2-18b,我们能确定的只有:它是一颗类似海王星的寒冷系外行星,大气中含有甲烷和二氧化碳。其内部结构存在多种可能性,而非简单的"海洋世界"。

至于DMS或DMDS,证据微弱得令人难以信服,更不用说将它们归因于生物过程了。

所以说,探索的道路依然漫长!


寻找地外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探索之一,但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和谨慎。过度解读数据或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结论,不仅无助于科学进步,反而会损害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真正的科学突破往往源于耐心、严谨和坚持。下一代太空望远镜或许能提供更清晰的答案,而太阳系内的探索任务(如可能在2034年重返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测器)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类气态巨行星。

在星辰大海的探索征程中,我们应当追求真相,而非满足于美丽的幻想。

K2-18b上的"生命迹象"或许终将证明只是一场误会,但这并不减损我们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毕竟,真相往往比虚构更加精彩。


好,今天就先这样啦~

科学羊🐏  2025/05/03

祝幸福~ 

#物理学 #天文学 #科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