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毒蛇咬伤事件频发,毒蛇咬伤发病急、病程短,及时救治与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全世界每年发生蛇咬伤450-540万例次,约20%是未排毒的“干咬”[1](即毒蛇咬合时没有释放毒素,不产生中毒症状和体征,或仅有轻微伤口表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28万例毒蛇咬伤事件,最常被咬伤的身体部位为足部、踝关节和小腿,占比约56%,其次为手、前臂和上臂,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 ![]() 1. 牙痕:毒蛇咬伤的伤口,局可见1-4个牙痕,一般2个,牙痕较深且粗大,同时有一定的间距,呈“八”字形或倒“八”字形排列;无毒蛇的咬痕比较浅而细小,个数较多,间距较密,呈锯齿状或弧形两排排列。[2] ![]() 2. 伤口症状:毒蛇咬伤所致伤口多有麻木或剧痛感,并且逐渐加重,伤肢迅速肿胀,伤口出血少许或出血不止,部分伤口出现水/血泡和瘀斑、溃疡和坏死;但金环蛇和银环蛇咬伤后无明显的伤口局部症状。无毒蛇咬伤所致的伤口无麻木感、肿胀、出血和坏死等,仅表现为外伤样的少许疼痛,数分钟后疼痛逐渐减轻或彻底消失[2]。 警惕“干咬”:尽管20%的毒蛇咬伤可能不释放毒素,但必须观察24小时! ![]() 现场急救措施主要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把咬伤的局部伤口扩开并清洗干净、排除毒液、阻止蛇毒在身体内的扩散,以防止蛇毒被身体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2]。 1.脱离 立即远离被蛇咬的地方,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促使其离开;水中蛇(如海蛇)咬伤应立即将受伤者移送到岸边或船上以免发生淹溺。 2.识蛇 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头、蛇体和颜色,有条件最好拍摄致伤蛇的照片。现场最好不要企图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3.解压 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脚链、手表、较紧的衣/裤袖、鞋子等,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伤害。 4.镇定 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慌张、激动。 5.制动 尽量全身完全制动,尤其受伤肢体制 动,可用夹板固定伤肢以保持制动,伤口相对低位 (保持在心脏水平以下),使用门板等担架替代物将伤者抬送到可转运的地方,尽快将伤者送到医疗机构。 6.包扎 绷带加压固定是唯一推荐于神经蛇毒咬伤的急救方法,这种方法不会引起局部肿胀,但操作略复杂。 用随身携带的绳索、手帕、稻草、布带或从衣服上撕下宽布条,在被咬的3分钟内结扎,在伤口近心端5-10cm处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进行结扎用带子扎紧,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防止毒素扩散。如咬伤手指,可在指根部扎紧;如咬伤脚趾,可在脚趾根部扎紧;如咬伤手臂,可在肘关节上方扎紧;如咬伤小腿,可在在膝关节上方扎紧。但要注意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以避免造成肢体坏死。 其余类型毒蛇咬伤部位可使用加压垫法,操作简单、有效。这两种方法对各种毒蛇咬伤都 有较好的效果。 7.冲洗:可用肥皂水、冷茶水、清水、井水、山泉水等冲洗伤口,紧急情况下,也可用自身小便冲洗伤口。目的是将伤口处及伤口周围的毒液破坏并冲洗掉,从而达到减轻蛇毒中毒的目的。如有条件,最好能用生理盐水、1%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冲洗则效果更佳,但不可用酒精或酒冲洗伤口。冲洗后,伤口处要用7层消毒纱布覆盖,进行湿润,并将伤肢继续置于低位,有利于毒液继续流出。 8.局部冰敷:可用冰块、冷泉水或井水泡浸伤肢,从而可减慢蛇毒的吸收。但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以布或塑料袋包裹。 ![]() 在野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局部紧急处理之后,由于处理多在野外进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伤口排毒不彻底、伤口局部感染、伤口肿胀、伤口出血、溃烂等情况,因此,还需送医院作进一步彻底排毒、阻止毒素扩散、局部用药及全身治疗等措施。 抗蛇毒血清是唯一的“解药” 抗蛇毒血清的使用主要遵守以下三项基本原则:早期用药、同种专一、异种联合。 用药前必须皮试,但若情况危急,医生会监护下冒险用药,直接足量给药,不必以试验剂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抗蛇毒血清应根据病情变化反复多次注射,直到毒素反应被控制。 在积极治疗阶段过量给予抗蛇毒血清应密切观察过敏反应,患者很可能在1-3周后出现迟发 的血清病 ( 发烧、皮疹、关节痛等) ,但不会危及生命,可以采用抗组胺药或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1]Kasper DL, Fauci AS, Hauser SL. Harrison' 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th[M ]. M cGraw-Hill Education, 2015. [2]李其斌,吕传柱,梁子敬,等.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2):1026-1034. [3]朱元州,甘泉,凌瑞杰. 联合战伤体系临床实践指南——全球蛇伤中毒处理解读(一)[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0,33(6): 558-559. 下期让我们走进一种毒液堪比硫酸的神奇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