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2月16日,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2022年度“央企楷模”发布仪式上,一张年轻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 颁奖词评价他:“一把铣刀,0.015毫米内,刻尽千难万险,奉献中国精度;一个志向,4600个日夜,力斩百余独创,强大国车心脏;刀锋所至,尽显担当,在毫厘间追求极致,于创新中不断突破;以青春之命,写匠心之歌;以点滴薪火,燃起民族汽车工业转型之炬……” 这名身穿工服的年轻人,是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他时年36岁,是获奖嘉宾中最年轻的,青春、朝气中带着持重,一如他代表的一汽,正从一家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成长为创新发展、产业报国的现代企业,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 ![]() ![]() 杨永修是新时代中国一汽劳模工匠的代表之一,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号召,中国自此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 ![]() 几乎与此同步,全球汽车业也迎来时代巨变。2012年,美国特斯拉公司推出Model S,2013年5月其市值突破100亿美元,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开展新一轮技术革命,汽车行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由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建成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到2023年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和领先国际的产业基础,但依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面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中国一汽在新时代开启勇立潮头、永争第一的新征程,涌现出一批类似杨永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 据初步统计,从2012年到2023年,一汽系统先后产生了齐嵩宇、高大伟、鹿新弟、魏京功、金涛、吴碧磊、谢卫兵等7名全国劳动模范,周世君、张立臣、高大伟、孙国武、韩文禹、刘刚、刘建新、吴殿维、黄维祥、崔亦赜、冯斌、杨永修、王智、周时莹、牟少志和付胜等16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另有31人次获得省部级劳模等先进称号。 ![]() ![]() ![]() 这些劳模先进的主要特点是: 其一,大多出生成长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接受过专业的汽车职业技术教育。 其二,大多来自解放公司、研发总院、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丰越公司等一汽旗下公司的技术尖兵和研发带头人。 其三,与前一阶段的劳模工匠相比,他们的起点更高,与世界顶尖水平的距离在缩小,有着强烈的技术自信,聚焦中国一汽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志在创新发展、产业报国。 他们展现出新时代一汽人的智慧和审时度势的能力,成为一汽攻克各种技术难关、推动数智化转型的中流砥柱,助力这家至今有着七十多年历史的传统车企灵活转身,快速切入智能化、电气化新赛道。 ![]() ![]() 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一汽人在新时代不懈奋斗,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推出一大批深受用户喜爱的明星产品,突破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在非常时刻用非常精神、非常努力彰显了全体职工的非常担当,贡献了非凡业绩,推动一汽在迈向世界一流车企中开创新的辉煌。 这期间,一汽营收从2013年的424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6300亿元,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从2013年的141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79位。 期间,旗下红旗品牌成功跻身国内第一批高端品牌,品牌价值达1036亿元,位居国内乘用车行业第一;解放品牌加速从传统卡车制造商向“智慧交通运输方案解决商”转变,形成中重型汽车行业绝对第一、轻型汽车增速第一、海外市场快速增长的格局;奔腾发展为中国潮流主流乘用车独立品牌。 ![]() 2018年10月27日,解放J7高端重卡全球上市,这是一汽解放历时7年打造的对标全球最先进水平的自主高端重卡。它的使命是,不仅在中国实现“进口替代”,还代表中国走进欧洲市场,与欧洲卡车巨头一拼高低。J7的研发带头人是吴碧磊。 2019年,红旗推出首款量产SUV HS5,这标志着中国一汽于2018年1月推出的红旗复兴计划迈出了第一步。红旗这款主力车型能量产,得益于杨永修多次带领团队,铲除量产中的一个个技术障碍…… ![]() ![]() ![]() 类似J7上市、红旗复兴等标志性事件,见证了新时代一汽在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成果。这些成果离不开吴碧磊、冯斌、王智、金涛、付胜等劳模先进人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他们以技术立身,技术即他们的信仰。 一汽-大众长春生产整车制造一部焊装一车间的金涛常言“对技术要怀着敬畏之心”。带着敬畏心,他开发出国际电气标准的中国版,开创性地实现新老设备电气标准的可兼容性,彻底解决了保持激光零间隙焊质量稳定性这一世界性难题,使中国车身焊缝质量世界领先。 ![]() ![]() ![]() 还在读书时期,王智就深信“技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他精益求精,不仅带团队研发出V型12缸发动机,还解决了曲轴自主换型这个“卡脖子”难题。 牟少志把模具当作艺术品,执着于0.01毫厘的精准,屡屡打破技术壁垒,在学徒时期就打破了世界性行业难题——翼子板料屑问题。 在对技术的敬畏和追求中,一汽劳模工匠成长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中的翘楚,登上了各领域技术金字塔的塔尖。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一汽也正处在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 付胜、牟少志、周惠弘、周时莹等榜样不仅响应了国家领导人“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指示,持续攻关“卡脖子”难题,还满足了一汽对综合型高素质产业人才的需求,在一汽向新能源汽车、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对各项战略实施落地、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贡献。 ![]() ![]() 客观而言,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投身制造业,但一汽劳模工匠的榜样力量,让年轻人看到即使在车间这一方小空间里,只要掌握新技术,依然能打破技术工人的职场“天花板”,找到人生的价值。 在这些榜样的激励和感召下,中国一汽有一大批年轻人积极拥抱制造业、走进车间,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知识、技术和技能,成为推动中国一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 2020年,国家领导人在给复旦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8个大字,为青年党员指明前行的方向。这正是新时代一汽劳模先进的真实写照。 造汽车是这些劳模先进一生的执念,他们投身于汽车事业,半生乃至一生都乐此不疲。这个信念,让这些榜样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不忘初心,成就一番事业。 “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就会感到艰辛、枯燥、乏味,甚至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一汽动力总成工厂制造技术部高级技师付胜说,“如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我们就会迸发出无尽的热情与活力,自身的潜能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 ![]() ![]() 心有所信,便有力量。 遇到越有挑战性的难题,就越不肯低头认输,反而越挫越勇。一汽解放公司卡车厂冲压车间模具钳工班的冯斌于1997年进入解放公司后,成为薄板车间的一名模具工,和“铁疙瘩”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练就了过硬的手头功夫。 近几年,一汽解放销量屡创新高,他负责的薄板车间两条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维护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他天天在生产线上死磕,通过5项技术改进,总结出“刃口精密研磨法”,解决修边工序飞屑问题,产品返修率从30%下降到2%,每年为车间节约产品返修费用超20万元。 心有所信,贯穿着拼搏奋斗的志向。 付胜先后突破伺服压装机、珩磨机等多种进口高精尖设备的“黑箱”封锁,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在4GC三代机加线项目投产过程中,主动承担并完成导管阀座压装机、碗型塞压装机和加工中心测量系统等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26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3条,解决重大技术难题5项。 ![]() ![]() ![]() 金涛几乎参与到除奥迪Q3以外一汽-大众奥迪所有的项目。他花一年多时间,按照中国工厂需求,对激光零间隙焊工艺进行改造,改变了德国技术专家对中国工人技术能力的看法。他还对奥迪A6L自主开展线体改造。他带领团队,以小投入的形式开展数字化工作。 他说:“颠覆性技术在不断产生。制造技术不断发展,要不停地应对新的挑战,赶超技术发展,跟上方向……” 在这些新时代一汽榜样的身上,人们看到,因为心中有信念,他们有一股牛劲,有一种就算头破血流也不服输的工匠精神。 ![]() ![]() ![]() 心有所信,就有了担当重任的勇气。 在一汽集团一众男性高管中,周时莹算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当几家造车新势力向她抛出橄榄枝时,她非但没有接受,还力排众议,写了3篇长篇报告,像故事连载一样每月呈交单位,一一回应质疑,全心主导一汽这艘航母向自动驾驶转型,快速切入到软件定义汽车的赛道中。 还有时任四川一汽丰田长春丰越公司制造部涂装科保全工段长周惠弘。当公司把新成立的保全系交到他手中时,只带过30人团队的周惠弘没有退缩,“公司把保全这么大的体系交给我,我一定要带好。”他用丰田TPS管理方法,带领这支300多人的保全队伍平稳过渡,为公司打造出一支作风硬朗、勤奋钻研的团队。 ![]() ![]() ![]() 30年间,吴碧磊从解放的研制和开发人,成为一名管理者,从搞技术研发到要全盘考虑一汽解放的产品、经营、市场、营销。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每一次迎难而上,是在于不断否定自己”。 从“工”到“匠”,既有技艺上的由粗到精的蜕变,更重要的是精神、信念上的升华,将外界的要求变成内在的信念。回顾这些榜样的事迹,会发现他们都有一种内在自发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一方面驱使他们把工作变成了热爱和责任,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直面困难、勇挑重担,在职业生涯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另一方面也驱使他们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动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共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
来自: 新用户5657qPk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