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整理十五(脉行五十度周身)

 zhouzd 2025-05-03


中医整理十五(脉行五十度周身)


拘于鬼神不可与言至德
恶于砭石不可与言至巧


概述

“脉行五十度周身”即指营卫在一昼夜(24小时)内沿着全身经脉循环50周的意思。“营”可以近似的看成是“血”,“卫”可近似的看成是“气”,也即气血在一昼夜内沿着全身经脉循环50周。

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于寸口”。因脉会太渊,太渊在寸口,也照应了为何上篇中谈到的“诊脉独取寸口”。

图片

初次接触“脉行五十度周身”是源于《针灸大成》这本书,同时也是倪海厦老师建议的学习顺序,很难想象基础为0的小白是如何坚持把针灸大成看完的,又看完了素问、灵枢、难经和外经后,回头再看这些知识就感觉并不是很难了。 

当然古籍中并不都是准确,还需辨证着看吧。

有时候总感觉这么高深的知识先贤们是怎么想象的出来的,放肆点认为:是不是他们先有的结论再套的依据??就像先射箭,然后再画圈一样,这样就是百发百中了,反向解释有理有据!!好像又扯远了。。。。。。


呼吸与脉行的关联

难经云:“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图片

即人的一呼一吸营卫前进6寸,6*13500=81000寸,81000/50=1620寸即十六丈二尺(分、寸、尺、丈之间的换算为: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从而知人身经脉总长十六丈二尺


经脉总长

经脉总长是以“同身寸”为基础,古书里没有特别强调,因为即使只算成年人的经脉总长,其身高也会相差好多,不可能1.9米的和1.5米的人经脉长度一样。

人的经脉长度为: 

手三阳经(6条):6条 × 5尺 = 3丈

手三阴经(6条):6条 × 3.5尺 = 2丈1尺

足三阳经(6条):6条 × 8尺 = 4丈8尺

足三阴经(6条):6条 × 6.5尺 = 3丈9尺

跷脉(2条):2条 × 7.5尺 = 1丈5尺

任督二脉(2条):2条 × 4.5尺 = 9尺(0.9丈)

总计:3 + 2.1 + 4.8 + 3.9 + 1.5 + 0.9 = 16.2丈

图片

其中: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通过这28脉的总长计算是十六丈二尺,与呼吸与脉行计算出的结果一样,互为说明。


漏刻与脉行的关系

关于漏刻,是古代的时间计量单位,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一昼夜分为100刻,随水位下降或上升显示时间。

图片

古代一昼夜=100刻(1刻=14.4分钟)。我们现在也有一刻钟的说法,代表15分钟,看来现在的计量精确度还不如古代。

气血运行每循行一圈耗时2刻即28.8分钟,循行50周次耗时100刻即1440分钟。


疑问点汇总

1、关于呼吸与脉行

我在静下心来的时候给自己把过多次脉并统计呼吸频率。大概一分钟脉搏跳动72~77次,呼吸次数是17-18次。按照18次算的话,18*60*24=25920次,和古籍上说的13500相差近一倍,找寻了资料感觉解释的都比较牵强。

有的说造成这种差距是探讨深呼吸的次数(正常人深呼吸的次数是9-10次每分钟)也有说是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凡’字应当是'各’字。感觉都很牵强。

图片

另外我想知道修行的人习惯腹式呼吸,你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多少??如果您是腹式呼吸,请留下呼吸次数,我感觉是跟这个有关吧。

绝大多数人都是用肺呼吸,是不是呼吸的比较浅,次数也就比较多了??道家养生主张的“延长呼吸以益寿”,现代也有“深呼吸延缓衰老”的的理念,要不我们也尝试着看看??

别的我不知道,但是在爬山的时候如果我尝试急促呼吸,心跳会加速,很快就气喘爬不动。如果改成深呼吸慢节奏则心跳很平缓,也不感觉累,有机会可以对比试试。

图片

另外关于计算出来的25920,我顺手在网上一查比较惊讶,不知道是凑巧还是什么原因,”宇宙年“大约是25920年。人的一天的呼吸次数竟然又放大到与“宇宙年”同频了,这是不是天人合一?也许我也牵强附会了。。。。(见笑,看书看的天天神神叨叨的)

2、关于经脉总长

经脉总长度应该不是解剖实测,而是通过气血运行速度(如“一息六寸”)与时间节律(昼夜50周)反推得出,旨在构建理论自洽的生理模型。

各个经长度上有差异,可能主要是体现功能特性而不是解剖学上的尺寸

足三阳经最长(8尺),因其贯穿躯干与头部,主司阳气升发;

三阴经最短(3.5尺),因其联系胸腹与手部,主内守营血等。

3、关于二十八经脉

“十六丈二尺”的经脉总长包括了28个经脉,即十二正经(24条)、跷脉(2条):阴跷脉、阳跷脉、任督二脉(2条):任脉、督脉。

为什么是28个经脉?在《灵枢五十营》里照应了二十八星宿的周天运行,认为人体经脉(二十八脉)的循环与自然天象一致。至于是先画圈再射箭还是先射箭再画圈,那就交给大家去评论。

图片

为什么这28个经脉没有包含:冲脉、带脉和阳维脉?查找的资料中对这部分的讲解也多是牵强附会,比如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长度未曾提及;带脉仅说明其环腰约束诸经的特性,无长度记载;维脉提及“阳维起于诸阳会,阴维起于诸阴交”,主“维络阴阳表里”,亦无尺寸记录。

可能冲、带、维脉更偏向于辅助与调控,并不参与气血主循环吧。

3、五十周身与子午流注

“五十周身中”气血在一天内循环50次,每次循环路径包括所有经脉,不仅仅是某一条。而“子午流注”中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脉,这样一天二十四小时正好覆盖十二正经。是否有冲突?而且也没包含跷脉与任督二脉。

关于这部分中子午流注强调的是每条经脉在特定时间内气血最旺盛,主要用于指导针灸或养生,只要强调的是功能性的划分。

图片

“脉行五十度周身中”是整体气血循环次数,涉及到宗气与营气的运行,并与呼吸次数相关,两者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属于不同维度的描述,因此并不矛盾吧。


结语

脉行五十度周身”是中医气血理论的核心内容,其通过呼吸、漏刻、经脉流注等多维度构建了人体气血运行模型,揭示了古人对生命节律的整体把握,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到底是否真是这样,期待需步证实,而非一味的传承!!!!


其他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论述不可避免的有错误,还请见谅。

图片取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还请联系作者删除!

END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       微信视频号
公众号点击“资料”免费下载
点击“联系我”咨询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