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在中医中怎么理解?

 谨身节用华 2018-02-28

谢邀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即,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对应,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见下图

此法是按照12经脉配合12地支所组成的子午流注法。又称,纳支法。

还有一种是纳干法,即12经脉按天干配伍。

甲乙丙丁戊己更新任癸。

子午流注,是针灸于辩证循经外,按时取穴之一种操作规程方法。它的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古人讲,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

子午流注法我理解的是经气在这时居于该穴,和该穴有关的身体各部病邪,都可藉针灸补泻的作用宣通气血(人身的疾病,归纳起来都是由气血偏胜偏衰和积滞不通所致,)所以开穴时取此穴治病,效果最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法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