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中医称为“膏脂病”,属痰湿积聚范畴。本病多因过食肥甘、劳逸失度,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堆积成脂。正如《素问·奇病论》所言:“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病因病机解析】 1. 脾虚湿困:脾失健运则水湿停滞,膏脂输布失常堆积腠理 2. 痰浊壅塞:湿聚成痰流注三焦,气机阻滞形成膏脂 3. 肝郁乘脾:情志失调致肝木克土,加重中焦运化障碍 4.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难以蒸化水湿,脂浊沉积腰腹 ![]() 【古法调理三步】 第一阶段:疏肝理脾 代表方剂:大柴胡汤合保和丸加减 治法重点:疏泄郁滞、消食导滞,配合情志调达 第二阶段:涤痰化浊 经典配伍: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调理要点:健脾利湿配合穴位贴敷(如中脘、丰隆) 第三阶段:温肾固本 名方化裁:真武汤配合苓桂术甘汤 调养核心:温阳化气、运脾祛湿,辅以导引功法 ![]() 【现代调理要点】 1. 饮食宜忌:多食薏苡仁、冬瓜、荷叶等利湿之品,忌油炸甜腻 2. 运动建议:每日晨练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 3. 作息规律:辰时(7-9点)进食早餐顺应胃经当令 4. 环境调理:居室中央置黄水晶,南方悬挂红色饰物以助心火生土 ![]() 分享一则医案: 王某,女,38岁,主诉“体重逐年增加5年”。身高160cm,体重78kg,BMI30.5。伴见倦怠乏力,大便黏滞,月经后期。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滑。 四诊合参:脾虚湿困证 治则:健脾益气、化痰消脂 给与她方药:防己黄芪汤加减:防己、黄芪、白术、茯苓、泽泻、荷叶、生山楂、陈皮。配合穴位埋线(丰隆、天枢),每周2次健身气功五禽戏。 ![]() 【结果】首月减重3.2kg,三月累计减重9.5kg,腰围缩减12cm。半年后体重稳定在65kg,月经周期规律,舌苔转薄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