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肉鸡养殖的 “隐形杀手”,如何应对?在肉鸡养殖过程中,有一种 “隐形杀手” 常常被养殖户忽视,那就是氨气。看似平常的氨气,却可能给肉鸡养殖带来诸多严重的问题。 氨气和潮湿垫料堪称鸡群疾病的 “温床”。即使氨气浓度低至 5ppm,这一难以被人类鼻子察觉的浓度,却足以刺激鸡只呼吸系统内的保护粘膜,让鸡只的身体防线出现漏洞,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而且氨气在鸡舍中分布并不均匀,离垫料越近浓度越高,而这恰恰是鸡只长期所处的位置。氨气还会溶解在鸡只眼部周围的液体里,对其眼睛造成强烈刺激,一旦浓度过高,甚至会导致鸡只失明。此外,垫料潮湿加上氨气浓度高,还会引发鸡只脚部病变、胸部水疱、皮肤烧伤和结痂等问题。像如今发病率较高的鸡慢性呼吸道疾病、腹水症、肿头综合征等,都与空气质量不佳,氨气含量高密切相关。鸡群生病后,身体会消耗能量来应对病状,这无疑是对饲料能源的一种浪费。同时,鸡只的伤损或不健康状态,也会使其品质下降,胴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氨气对肉鸡的危害是多方面且深层次的: - 亚健康与亚临床状态:氨气会使鸡处于亚健康和亚临床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像明显的疾病症状那样引人注目,但实际上对鸡的增重和生产性能影响更大,进而影响鸡的营养需求、采食量以及增重成本,让养殖户的收益在不知不觉中减少。
- 免疫力降低:动物的免疫力本身就受到季节、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空气中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高,再加上高温、高湿环境,会进一步削弱鸡的免疫能力,使它们在面对各种病原体时毫无抵抗力,极易感染传染病。
- 缺氧环境与生产性能下降: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高,相应地氧的含量就会降低,鸡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缺氧的环境中,会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降低等状况,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变得很弱,各种疾病便会乘虚而入。
- 引发多种严重疾病
- 猝死症:当鸡舍内存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情况时,会刺激鸡的呼吸,而过高的二氧化碳或过低的氧含量,会对延髓呼吸中枢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使鸡的呼吸出现障碍,严重时甚至呼吸停止,导致猝死,给养殖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 腹水症:血液中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会使鸡的肾脏代谢发生改变,从而引发腹水,这不仅影响鸡的健康,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销售价值。
-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这种疾病,在鸡群中往往有一定比例的带菌鸡。正常情况下,可能相安无事,但一旦遇到环境中尘埃多、氨味浓、饲养密度大、新城疫气雾免疫等应激条件,或者发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疾病时,就会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使鸡群的健康状况雪上加霜。
- 急性肺炎、肺水肿:硫化氢随氨气一同存在于鸡舍中,它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部分迅速进入血液,刺激神经系统,进而引起心脏衰弱、急性肺炎和肺水肿,严重威胁鸡的生命。
- 气源性大肠杆菌病:在氨气浓度高的环境下,鸡的呼吸道粘膜会受到损伤,这就为大肠杆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容易引发肉鸡的气囊炎,增加治疗成本和鸡只的死亡率。
-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鸡舍中的尘埃微粒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大量的细菌、微生物等会附着其上,当这些尘埃微粒进入鸡的气管或支气管时,就容易引发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鸡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生长受阻。
- 经济损失:氨气危害最终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导致肉鸡出栏体重小、成活率低、死亡率高、饲料转化率低、用药成本高等问题,让养殖户辛苦付出却难以获得理想的回报。
面对氨气带来的诸多危害,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氨气的危害: - 及时清理粪便和垫物: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鸡粪等有机物会快速产生氨气,因此要及时清除,从源头上减少氨气的产生。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防止氨气在鸡舍内积聚,保持空气的流通,让氨气及时排出鸡舍。
- 保持鸡舍干燥通风:我国夏季很多地方温湿度较高,此时要重点做好降温防湿工作;冬季在保证鸡舍温度的同时,不能忽视排污除湿,定期开启排风扇和加大换气孔,确保鸡舍内空气新鲜。一般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到 20ppm 时,人就能闻到浓重的氨气味,这时就必须马上通风换气,直至人进入后感觉无闷气、无刺鼻刺眼的感觉为止,为鸡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 生物除氨法:研究发现,乳酸杆菌能够降低鸡粪中氨气的产生量,EM制剂也有控制和消除氨气的作用。使用得劲七联复合益生菌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生物除氨方法。这种饲料采用易消化的原料,减少了氮源的排出,而且富含乳酸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活菌,它们能够降解含氮有机物,从而有效减少氨气的产生。使用得劲七联复合益生菌,氨气浓度可降低 70% 以上,大大减轻氨气对鸡群的危害。
- 物理除氨法:在鸡舍内悬挂装有木炭的网袋,利用木炭良好的吸附性,降低空气中氨气的浓度。同时,在鸡舍地面适当撒些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垫料,这些物质能够不同程度地吸附氨气,减少甚至消除空气中的氨气,为鸡群提供一个相对清新的空气环境。
肉鸡舍内氨气浓度有着一定的标准,当浓度在 10 - 15ppm 时,人可嗅到氨气味;25 - 35ppm 时,氨气开始刺激鸡只眼睛和导致流鼻涕;50ppm 时,鸡只眼睛会流泪、发炎;75ppm 时,鸡只头部会出现抽动,表现出极度不舒服的样子。 氨气含量的控制对于肉鸡养殖至关重要,广大养殖户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氨气的危害,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圈舍中氨气的浓度,为肉鸡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长环境,让肉鸡能够充分发挥其生长潜能,提高养殖效益,在肉鸡养殖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