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外卖小哥的手机屏幕在晨雾里泛着微光,写字楼里的键盘声此起彼伏。这个时代的脉搏总在加速跳动,我们像被上了发条的陀螺,在生活的鞭策下停不下脚步。六百年前,有位叫刘基的读书人在送别友人时写下'孳孳汲汲,不遑自己',这八个字穿越时空,像面镜子照见当代人的生存状态。 ![]() '孳孳汲汲'读作zī zī jí jí,形容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明初文豪刘基在《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故孳孳汲汲,不遑自己,仰驰光而兴慕,俯逝水而长怀……将奚为而可哉。”里描绘的这种生活状态,如今依然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上演。外卖员赶着红灯变绿的瞬间拧动油门,程序员盯着屏幕熬红的眼睛,考研学子凌晨背书时哈出的白气,都是这个成语最鲜活的注脚。 有人觉得这种忙碌带着焦虑感。邻居王叔开早点铺二十年,每天三点起床和面蒸包子。他总说:'看见第一笼包子冒热气,就像看见自家娃考了满分。'他儿子在深圳做程序员,凌晨两点发朋友圈:'终于赶在截止前交稿,就像跑完马拉松撞线。'这对父子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孳孳汲汲',一个守着人间烟火,一个追逐数字浪潮。 ![]() 在江南水乡的茶馆里,我遇见过最动人的诠释。七十岁的评弹艺人周师傅,每天雷打不动练嗓两小时。他说:'年轻那会儿在码头扛大包,晚上就着煤油灯背曲谱。现在日子好了,可这舌头不每天打磨就会生锈。'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三弦,唱腔里依然带着码头工人的铿锵。 这个成语教我们用显微镜看生活。小区门口卖糖炒栗子的张婶,总记得住每个老主顾的口味。她说:'栗子要炒到刚好裂开金腰带,就像过日子得掐着火候。'写字楼里的白领李姐,手机备忘录排满日程,却总能在茶水间备着红糖姜茶。她说:'拼命不等于拼命三郎,得给自己留口热乎气。' 下面几个生活化的例句或许能帮你理解: 1. 地铁口卖早餐的夫妇天不亮就支起炉灶,孳孳汲汲地守着那团温暖的面香。 2. 刚入职的实习生把咖啡当水喝,孳孳汲汲整理着永远理不完的报表。 3. 老裁缝戴着老花镜,孳孳汲汲地在旗袍上绣第99朵梅花。 4. 菜市场收摊最晚的鱼贩,孳孳汲汲地刮着最后一片鱼鳞。 5. 夜班护士踮着脚查房,孳孳汲汲地守护着仪器的滴滴声。 我们都在寻找忙碌的意义。古玩店的赵老板有句话耐人寻味:'从前人磨墨是孳孳汲汲,现在人赶PPT也是孳孳汲汲。墨香变成咖啡香,砚台换成键盘,不变的是那股子劲头。'这话让我想起胡同里修自行车的老孙头,他修车时总哼着《沙家浜》,扳手和车链的碰撞声里带着奇特的韵律。 或许该换个角度理解这个成语。就像春天里忙着筑巢的燕子,它不是在疲于奔命,而是在编织生活。凌晨扫街的环卫工老周说:'看着马路牙子一点点干净起来,就像看着自家院子变整洁。'他的扫帚划过路面,晨曦中扬起金色的尘埃。 时代在变,但人类追求更好的那股心气儿,始终如江涛奔涌,生生不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