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的养生方式,越来越受现代人欢迎。很多人会问:“艾灸到底什么时候用效果最好?” 通常来说,上午或下午艾灸是最好的,晚上最好不要艾灸,阳气太足,可能会影响睡眠。 一、按季节选:冬夏最宜 1️⃣ 冬季艾灸:补阳驱寒 冬天寒气重,人体阳气内敛,容易手脚冰凉、关节酸痛。艾灸能温通经络,驱散寒气,尤其适合在“三九天”坚持灸,增强抵抗力。 2️⃣ 夏季艾灸:冬病夏治 夏天阳气旺盛,毛孔张开,艾灸的热力更容易渗透。此时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祛除体内湿寒,预防冬季旧病复发。 二、按时间段选:白天优于晚上 🌞 上午9-11点 此时人体阳气升发,艾灸补阳效果最佳,尤其适合调理脾胃虚弱、疲劳乏力。 🌙 晚上尽量早灸 如果晚上艾灸,建议在睡前2小时完成(比如晚8点前),避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失眠人群可灸涌泉穴安神,但别太晚哦! 三、按身体状况选 👉 体寒、怕冷的人:早晨灸,助阳气升发。 👉 湿气重、易水肿:午后灸,加强代谢。 👉 慢性病调理:长期坚持,每周3-4次,每次15-30分钟。 四、这些时候别艾灸! ❌ 过饱、过饿、酒后 ❌ 皮肤破损、发炎处 ❌ 孕妇腹部、腰骶部 小贴士:艾灸后喝温水、避风寒,2小时内别洗澡! 艾灸虽好,但因人而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