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观钦特效减肥2_笔记

 三山六水 2025-05-03

一、特效减肥

1. 全身塑形针法

01:16

  • 效果差异:局部针法主要用于塑形,减重效果有限;全身针法才是减重量的关键

  • 疗程特点:减重需要完整流程,不能承诺单次效果,建议全身针与局部针交替进行(如今天全身/明天局部)

  • 配套手法:每次需配合揉腹排毒,既调脾胃又增强顾客体验感

  • 肥胖根源:多数肥胖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调理脾胃是减重基础

2. 辨别肥胖类型

03:26

  • 判断标准:观察大拇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比例

    • 难瘦型:第一节>第二节(减重困难,易反弹)

    • 易瘦型:第一节<第二节(减重容易且不易反弹)

  • 咨询要点:需提前告知客户体质判断结果,管理效果预期

  • 验证可靠性:该方法经过100%临床验证

3. 揉腹排毒手法

05:54

1)开穴

09:00

  • 操作流程:

    • 放松动作(2-3分钟)

    • 开穴:上皖、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天枢、大横

    • 二次放松

    • 排肠毒(肥胖者可延长至5分钟)

    • 三次放松

    • 二次排肠毒

    • 四次放松

    • 排气(推任脉、胃经)

  • 用油选择:

    • 基础:普通推拿油

    • 优选:肉桂油/发热药酒(持续暖腹效果达24小时)

  • 环境要求:需保持安静,配合轻音乐/佛教音乐,禁止使用手机

2)排气

09:13

  • 手法要点:

    • 双指/单掌推任脉

    • 沿胃经走向推按

  • 时间控制:每个动作2-3分钟,整体流程约20分钟

  • 禁忌:皮肤过敏者禁用中药药酒

4. 瘦全身

10:34

1)气滞血瘀型

12:32

  • 典型症状:

    • 肥胖日久伴胸胁定痛

    • 月经不调(色黑有块)

    • 舌质紫暗有瘀斑

  •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主穴组合:

    • 核心穴:膻中(向下斜刺)、中脘(禁深刺)

    • 配穴:血海+太冲(理气活血)、膈俞+胆俞(禁直刺)

  • 疗程设置:

    • 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 10次为1疗程

    • 必配合腹部艾灸补能

  • 辨证要点:需与肝郁脾虚型鉴别(后者兼见消化系统症状)

5. 瘦带脉

13:22

  • 基础针组合:双太冲、双合谷、四正位、手背与脚背水火既济

  • 操作步骤:

    • 第一步:带脉扇形九宫针(45度角斜刺,在脂肪层注意深度)

    • 第二步:拔针后做收带脉动作

    • 第三步:腹部艾灸补充能量

  • 技术参数:

    • 基础针:0.25*30直刺(针进2/3)

    • 水火既济:0.16*7全进

    • 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一次

    • 疗程设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 用针规格:

  • 注意事项:避免伤及内脏,斜刺时控制在脂肪层

6. 瘦大腿部

14:37

  • 基础针组合:双太冲、双合谷、四正位、手背与脚背水火既济

  • 核心穴位:天井穴(向心方向)、肘缝穴(向手掌方向)

  • 操作要点:

    • 天井穴用0.25*40针20度平刺全进,快速提插后留针45-60分钟

    • 肘缝穴用0.25*25针45度角进针

  • 辅助手法:

    • 针后按揉腿部放松

    • 患者自主抖腿可增强效果

  • 见效特征:

    • 膝盖痛可快速减轻

    • 体质差异导致见效时间不同(有的当场见效,有的次日见效)

  • 特殊说明:想瘦两腿需左右天井穴同时施针

  • 配套手法:

    • 开穴:上皖、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天枢、大横

    • 排肠毒(可重复操作)

    • 推任脉、推胃经(单/双指推法)

  • 操作建议:

    • 每个动作2-3分钟

    • 推荐使用肉桂油(皮肤过敏者禁用)

    • 肠毒多者可延长推拿时间

7. 实例演示

16:18

1)瘦全身实例演示
  • 准备工作与放松动作

    • 先均匀涂抹油剂于腹部

    • 力度需轻柔,以放松为目的(非传统油护的强力手法)

    • 每个放松动作持续2-3分钟

    • 采用滑动手法从上至下放松

    • 油品选择:可使用普通推拿油,推荐肉桂油效果更佳;若使用发热药油效果最好

    • 操作要点:

  • 开穴手法

    • 力度控制:手指能明显感知腹部起伏即可,不需过大力度

    • 手法变式:可单指操作(便于演示)或双指同时操作

    • 效果判断:正确操作时能感受到吸气时腹部自然顶起手掌

    • 穴位顺序: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大横

    • 操作规范:

    • 手指缓慢下压(避免突然用力)

    • 配合呼吸节奏:下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 吸气要求:引导顾客进行腹式呼吸(气息下沉至腹部)

    • 每个穴位重复3次按压循环

    • 基础操作

    • 注意事项

  • 排毒操作流程

    • 标准流程:

    • 油剂提醒:中药过敏者禁用药物油剂

    • 初次放松(2-3分钟)

    • 开穴操作

    • 二次放松

    • 首次排毒

    • 三次放松

    • 二次排毒

    • 最终放松

    • 排气操作(推任脉/胃经)

    • 操作路径:必须从右侧开始→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 关键细节:

    • 推压后需完全放松手部再继续下一段

    • 可单/双手操作,肠毒较多者可延长至5分钟

    • 两次排毒间需穿插放松动作

    • 肠道排毒手法

    • 完整流程

  • 排气与推任脉、胃经

    30:46

    • 放松要点:推按结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放松手法

    • 卫生规范:操作前后必须清洁双手和施术部位,保持专业操作标准

    • 任脉推法:先沿身体前正中线(任脉)向下推按,使用两指并拢的手法

    • 胃经推法:完成任脉推按后,再沿胃经路线(胸腹两侧)用两指向下推按

    • 操作次数:每个推按动作重复3次即可,不需过多重复

    • 起始姿势:操作者站在受术者前方,用两指从胸骨上端开始向下推按

    • 推按路径:沿正中线向下推至肚脐位置,注意不要直接推过肚脐

    • 分指技巧:到达肚脐时手指分开,绕过肚脐后再合拢继续向下推

    • 动作要领:推按过程需保持缓慢均匀的力度,分指动作要自然流畅

    • 排气手法详解

    • 推任脉与胃经

    • 放松与衔接

  • 收带脉的手法与注意事项

    32:32

    • 卫生要求:操作前必须清洁双手和施术部位

    • 专业形象:规范操作流程可增强受术者信任感

    • 细节把控:即使看起来干净也要做好消毒准备

    • 力量分级:

    • 连续要领:动作要连贯不间断,一手接一手如同流水作业

    • 操作节奏:保持均匀力度和速度,避免忽快忽慢

    • 有力者可直接双手同时拉按

    • 力量不足者可分段交替进行

    • 操作方式:用双手在腰腹部做横向拉按动作

    • 塑形效果:长期练习可起到塑形和促进代谢的作用

    • 双向操作:可从左向右拉,也可从右向左推,根据站位灵活调整

    • 基本手法

    • 进阶技巧

    • 注意事项

  • 基础针与双手双脚处理

    35:14

    • 禁止直接刺入喉骨

    • 应从虎口位置向河谷方向透刺

    • 进针终点为河谷四方向

    • 禁止直刺太冲线

    • 应采用45度角斜刺

    • 进针方向:从下方对准太冲穴位

    • 双手针法需与昨日操作保持一致

    • 施针时需拉远视角便于观察操作细节

    • 水火之际针法为必须施行的基础操作

    • 双关联(双手)

    • 双太冲(双脚)

    • 基础针部位:双手面、双小脚面需同时施针,采用"水火之际"针法

    • 关键穴位:

    • 操作要点:

    • 太冲穴特殊技法:

    • 喉骨穴操作规范:

  • 扎带脉的九针技巧

    39:51

    • 各针间隔一指宽

    • 防止针尖相互触碰

    • 拔针后需配合拉带脉手法

    • 必须进行腹部艾灸

    • 需补充能量治疗

    • 标准留针30分钟

    • 中途15分钟行针1次

    • 严格控制进针深度

    • 针尖必须朝上固定(防止误伤内脏)

    • 留针期间禁止患者移动手机等物品

    • 必须捏起脂肪层施针(防止位移)

    • 采用扇形布针法增加脂肪接触面

    • 单点施针效果有限,必须多针配合

    • 触感呈豆粒状小包

    • 针刺时可听到脂肪粒破裂声

    • 仅刺入脂肪层

    • 需感知针刺破肌筋膜的手感

    • 禁止深入内脏层

    • 推荐25×30或25×40型号

    • 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胖瘦调整

    • 针具规格:

    • 操作深度:

    • 脂肪层识别:

    • 操作规范:

    • 安全警示:

    • 疗程设置:

    • 术后处理:

    • 布针间距:

2)瘦大腿实例演示

48:14

  • 扎针前的准备与消毒

    48:27

    • 基础针位:肚脐四正位作为固定不变的基准针位

    • 消毒重点:手肘部位需重点消毒,操作时让患者将手自然放置于固定位置

    • 暴露要求:需充分暴露手肘内侧皮肤以便准确下针

  • 扎针的具体位置与方法

    48:49

    • 主穴定位:天井穴位于肩部凹陷处上1.1寸位置

    • 解剖特征:有明显凹陷的触感特征

    • 进针方向:针尖需朝向心脏方向刺入

    • 手法要点:采用"善念相切"的特殊进针手法

  • 留针与指针方向

    50:01

    • 固定要求:留针时保持针尖始终指向胸部方向

    • 时间控制:标准留针时长为30分钟

    • 行针频率:期间需行针1次以加强刺激效果

  • 第二针的扎针位置与技巧

    50:15

    • 针具选择:使用25×25mm或30×25mm的短针

    • 穴位定位:位于上下九缝之间的凹陷处

    • 进针角度:朝向手掌方向缓慢进针

    • 深度控制:需避开骨骼和肌腱组织

  • 瘦腿针的扎针技巧

    51:36

    • 操作节奏:采用"轻-慢-停"三步骤进针法

    • 阻力处理:遇到阻力时需暂停并微调进针方向

    • 疼痛控制:避免粗暴进针导致骨膜刺激痛

    • 双侧选择:可根据需求选择单侧或双侧同时施针

  • 瘦腿针的全部流程与注意事项

    52:04

    • 施针顺序:先刺天井穴后刺九缝穴

    • 保暖要求:全程注意患者保暖,特别是天气寒冷时

    • 疗程设计:基础针配合手肘四针构成完整治疗方案

    • 异常处理:出现异常疼痛需立即调整针位

  • 课程总结与疑问解答

    54:08

    • 技术要点:包含基础针位、天井穴、九缝穴三个核心技术点

    • 操作规范:强调消毒、定位、进针、留针全流程标准化

    • 答疑环节:针对学员实际操作中的疑问进行现场指导

    • 安全提示:反复强调避免伤及重要组织的防护措施

二、课程结束

54:28

  • 答疑渠道:课程结束后可通过微信群进行集体讨论,也可通过私加微信进行一对一咨询

  • 沟通建议:对于不便公开提问的问题,建议采用私聊方式解决疑问

  • 课程总结: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已全部讲解完毕,学员可根据笔记进行复习巩固

三、知识小结

主题

核心内容

关键手法/针法

注意事项

全身减重原理

需辩证施治(10种体质分类)

全身针法+局部针法结合

需配合揉腹排毒、艾灸补充能量

局部塑形技巧

大拇指形态判断减肥难度

脂肪层穿刺技术(破脂肪粒)

严格控制进针深度避免伤内脏

带脉瘦腰方案

九宫扇形针法

1.基础针 2.带脉九针 3.术后拉带脉手法

针尖必须朝上防止意外穿刺

瘦腿专项技法

天井穴(向心扎)+肘缝穴(向掌扎)

水火之针+双太冲/合谷配穴

肘缝穴需缓慢进针避开骨膜

油腹手法流程

1.涂油放松 2.开穴 3.排肠毒 4.推任脉/胃经 5.排气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推按路线

使用发热药油效果更佳

顾客体验管理

1.禁止操作时使用手机 2.播放轻音乐 3.术后保暖

艾灸后睡眠+揉腹的舒适度设计

需明确告知不同体质的预期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